[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电缆的电气故障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23496.8 | 申请日: | 2019-08-0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1609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王祝华;金路;林彦 | 申请(专利权)人: | 龙岩学院 |
| 主分类号: | G01R31/08 | 分类号: | G01R31/08;G01D21/02 |
| 代理公司: | 11421 北京天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赵桂芳<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 地址: | 364012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电缆 测距 采集 电气故障检测 电缆故障 电缆图像数据 故障定位模块 警报器 湿度传感器 温度传感器 温湿度环境 定位电缆 定位设备 故障测距 故障位置 故障信号 警报通知 摄像设备 湿度数据 随机误差 温度数据 异常数据 诊断电路 故障点 传播 测量 老化 诊断 参考 检测 节约 改进 | ||
1.一种用于电缆的电气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用于电缆的电气故障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一,通过电缆图像采集模块利用摄像设备采集电缆图像数据;通过电缆温度采集模块利用温度传感器采集电缆温度数据;通过电缆湿度采集模块利用湿度传感器采集电缆湿度数据;
步骤二,主控模块通过故障诊断模块利用诊断电路诊断电缆故障信号;诊断电路包括:
故障诊断主电路,用于实现开关控制继电器,再由继电器控制灯泡;
故障映射电路,由主控芯片控制19只继电器,实时将19种故障投射到故障诊断主电路中去;
显示器,用于实现电路故障设置及诊断结果的显示;
主控芯片,用于实现对串口屏信息交互和故障映射电路的控制;
所述主控芯片的电路中:
P1为电源接口,连接12V、5V双电源;
P2为调试串口,连电脑串口进行调试或系统检测;
P3为串口屏数据接口,连接串口屏,为串口屏提供电源和数据交互;
VCC端口为故障映射电路提供5V的电源;
通过故障定位模块利用定位设备根据故障信号定位电缆故障位置,具体包括:
(1)配置万用表,将电缆一端短接,另一端与万用表电性连接,用万用表测量电缆的电阻是否无限大,若电阻值不是无限大,进行步骤(2);若电阻值无限大,则电缆开路,进行步骤(3);
(2)用万用表测量电缆相间或对地的绝缘电阻是否大于100kΩ,若大于100kΩ,则电缆故障类型为高阻故障;若小于100kΩ,则电缆故障为低阻故障;
(3)若电缆故障为高阻故障,则用闪络法粗测故障范围,再进行步骤(5);
(4)若故障为低阻故障,用脉冲法粗测故障范围,再进行步骤(5);
(5)用高压冲击法精确定位故障点;
通过故障测距模块利用测距程序测量电缆故障距离,具体包括:
(1)通过测量器在检测现场截取一段待测电缆作为参考电缆,测量所述参考电缆的长度L;
(2)向所述参考电缆的一端先后发射N个参考脉冲信号,分别测量在参考脉冲信号发射点接收到反射信号所经过的时间ΔT1,ΔT2,……ΔTN;
(3)根据公式计算所述N个参考脉冲信号在所述参考电缆中的传播速度Vi=2L/ΔTi,其中i=1,2,……N;
(4)根据计算出的N个传播速度,计算平均速度V=∑Vi/N;
(5)向所述待测电缆的一端发射一检测脉冲信号,测量在检测脉冲信号发射点接收到反射信号所经过的时间ΔT;
(6)根据公式计算所述检测脉冲信号发射点与故障点之间的距离D=VΔT/2;
步骤三,通过警报模块利用警报器根据采集异常数据进行及时警报通知;
步骤四,通过显示模块利用显示器显示采集的电缆图像、温度、湿度及故障信号、位置、距离数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缆的电气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所述的闪络法用到的仪器包括:测试仪、第一充电电容和第一放电间隙;
所述测试仪的测量端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的正极电性连接,所述第一放电间隙的正极与所述第一充电电容的负极电性连接,其负极与被测电缆的一端电性连接,被测电缆的另一端接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用于电缆的电气故障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所述的闪络法包括以下步骤:
对第一充电电容充电,电压到达一定数值后,第一放电间隙放电,将瞬时高压输入电缆线路中;
当所述瞬间高压高于故障点临界击穿电压时,故障点被击穿并放电,产生向电缆两端传播的周期性回波信号;
测试仪的测试端捕捉两次所述回波信号,并记录下两次回波信号的时间差和回波信号在电缆传输的速度,根据时间差和速度计算出故障点到测试端的距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龙岩学院,未经龙岩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3496.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