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23313.2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5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艳菲;蔡建锋;李东;官航旭;许逸杰;王翊冉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嘉庚学院 |
| 主分类号: | B60Q1/124 | 分类号: | B60Q1/124 |
| 代理公司: | 福州元创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100 | 代理人: | 林捷;蔡学俊 |
| 地址: | 3631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前照灯 夜间 行驶 机构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其中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辆车轮转向器上的衔接件和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衔接件连接;第一液压缸上连接有分别位于其体内活塞两侧的液压管路,液压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拨转机构,所述拨转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和连接在第二液压缸活塞杆自由端的齿条,所述第二液压缸体内活塞一侧的腔体与液压管路连通,车辆大灯的灯座铰接连接在拨转机构的第一铰接轴上,所述灯座上连接有第一拔叉,所述第一拔叉上设有凹陷槽,所述齿轮与所述的齿条啮合。本发明有利于在车辆转向时车辆大灯能够随之一起转向,照亮转向区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AFS系统(即自适应照明系统)基本都是由传感器组、传输通路、电控单元和执行机构所组成,通过感应汽车的行车速度和转动角度调节汽车大灯的转角,提前照亮转向区域,但目前AFS系统大都只装配在中高端车型上面,而且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即在于提供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及其工作方法,该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设计合理,有利于在车辆转向时,车辆大灯能够随之一起转向,以照亮转向区域。
本发明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固定在车辆车轮转向器上的衔接件和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衔接件连接;第一液压缸上连接有分别位于其体内活塞两侧的液压管路,液压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拨转机构,所述拨转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和连接在第二液压缸活塞杆自由端的齿条,所述第二液压缸体内活塞一侧的腔体与液压管路连通,车辆大灯的灯座铰接连接在拨转机构的第一铰接轴上,所述灯座上连接有第一拔叉,所述第一拔叉上设有凹陷槽,车辆上设有第二铰接轴和固定连接在该第二铰接轴上的齿轮,所述齿轮表面上设有伸入凹陷槽的第二拨叉,所述齿轮与所述的齿条啮合。
进一步的,上述凹陷槽为梯形槽,所述第二拨叉呈楔块状,楔块状的第二拨叉大端伸入凹陷槽内。
进一步的,上述衔接件包括底部固定在车辆车轮转向器上的连接件和滑动连接在连接件上的滑块,所述滑块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自由端固定连接。
进一步的,上述连接件为竖向设置的矩形板体,在矩形板体上部宽度方向的两侧设有竖向设置的内陷矩形槽,以使该矩形板体上部的截面呈工字形,所述滑块具有与内陷矩形槽竖向滑动配合的弯扣,所述滑块侧面的中部设有与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自由端固定连接的圆孔槽。
进一步的,上述第一液压缸和第二液压缸为单活塞杆双作用液压缸。
本发明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的工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其中前照灯夜间行驶随动机构包括固定在车辆车轮转向器上的衔接件和固定在车辆底盘上的第一液压缸,所述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自由端与衔接件连接;第一液压缸上连接有分别位于其体内活塞两侧的液压管路,液压管路的另一端分别连接有拨转机构,所述拨转机构包括第二液压缸和连接在第二液压缸活塞杆自由端的齿条,所述第二液压缸体内活塞一侧的腔体与液压管路连通,车辆大灯的灯座铰接连接在拨转机构的第一铰接轴上,所述灯座上连接有第一拔叉,所述第一拔叉上设有凹陷槽,车辆上设有第二铰接轴和固定连接在该第二铰接轴上的齿轮,所述齿轮表面上设有伸入凹陷槽的第二拨叉,所述齿轮与所述的齿条啮合;工作时,当车辆进行转向时,驱动车辆车轮转向器工作,固定在车辆车轮转向器上的衔接件即水平移动,在衔接件水平移动后,趋使第一液压缸的活塞杆带动其体内的活塞往一侧移动,进而在第一液压缸体内位于活塞一侧的液压腔体的液压油,通过液压管路进入到第二液压缸体内一侧的腔体,继而推动第二液压缸体内的活塞和活塞杆移动,该活塞杆的移动驱动齿条水平移动,齿条与齿轮啮合,带动齿轮转动,齿轮的转动带动齿轮表面上的第二拨叉趋使第一拨叉和与第一拨叉固定连接的灯座及车辆大灯绕第一铰接轴转动,实现大灯与车辆同步转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嘉庚学院,未经厦门大学嘉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33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车灯语义投影照明装置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