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生成网络的稀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22273.X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74836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纪荣嵘;李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6K9/62 | 分类号: | G06K9/62;G06N3/04;G06N3/08 |
| 代理公司: | 35200 厦门南强之路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马应森 |
| 地址: | 361005 ***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稀疏 对抗 样本生成 样本 掩码 测试过程 多次迭代 量化误差 模型分类 潜在语义 神经网络 生成模型 网络模型 一次网络 像素点 解耦 前向 双路 像素 网络 量化 迁移 图片 | ||
一种基于生成网络的稀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涉及对抗样本、深度神经网络。针对传统稀疏对抗样本需要多次迭代从而生成速度慢的缺点,考虑通过一次网络前向过程生成对抗样本,同时将对抗样本生成与稀疏约束解耦,提供一种基于生成网络的稀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造一种基于稀疏约束的对抗样本,仅改变少数的像素点像素值,使得图片被对应模型分类错误;2)生成模型采用双路U‑Net网络模型,分离对抗样本生成部分与稀疏约束部分;3)采用新的量化误差函数,减少训练与测试过程中稀疏掩码的量化差异;4)生成的稀疏掩码有潜在语义含义,可以在多个模型之前迁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对抗样本、深度神经网络,具体是涉及一种基于生成网络的稀疏对抗样本生成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硬件GPU快速发展及大数据时代的来临,深度学习得到了迅猛发展,已席卷人工智能各个领域,包括语音识别、图像识别、视频跟踪、自然语音处理等在内的图、文、视频领域。深度学习技术突破了传统技术方法,大大提高各领域的识别性能。然而深度神经网络已经被证实容易受到微小的扰动的干扰[1-3],这引起了诸如自动驾驶、人脸验证等许多领域的安全担忧。
为了使得扰动不易为人察觉,通常会对扰动添加p范数约束。不同的范数表征不同的攻击类型,比如l2范数约束对抗样本与原图的欧式距离,l0范数约束对抗样本修改的像素点个数。由于l0范数难以优化,仅有少量工作关注这种稀疏扰动的生成。文献[4]通过像素的显著性值来破坏原图。文献[5]采用进化算法在一个巨大的解空间内搜索像素点与像素值的元祖。文献[6]在决策边界搜索所需的像素点。这些方法都需要多次迭代来优化求解,而每次迭代过程都需要一次被攻击模型的前向与反向操作,这使得这些方法耗时巨大,并不实用。与之对应的,一些研究者[7-10]采用生成网络的形式生成对抗样本,这种方式只需要一次网络前向的开销,能高效生成有效的对抗样本。但是这种方式没有考虑稀疏约束,难以生成仅改变少量像素点的对抗样本。因此,一种高效的稀疏对抗样本生成方式将成为研究重点。
参考文献:
[1].Naveed Akhtar and Ajmal S Mian.2018.Threat of Adversarial Attackson Deep Learning in Computer Vision-A Survey.IEEE Access(2018).
[2].Nicholas Carlini and David Wagner.2017.Towards evaluating therobustness of neural networks.In IEEE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3].Tamir Hazan,George Papandreou,and Daniel Tarlow(Eds.).2016.Perturbations,optimization,and statistics.MIT Press,Cambridge,MA.
[4].Nicolas Papernot,Patrick McDaniel,Somesh Jha,Matt Fredrikson,ZBerkay Celik,and Ananthram Swami.2016.The limitations of deep learning inadversarial settings.In IEEE European Symposium on Security and Privacy.
[5].Jiawei Su,Danilo Vasconcellos Vargas,and KouichiSakurai.2019.Attacking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using differentialevolution.IPSJ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 Vision and Applications(2019).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大学,未经厦门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2273.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