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加工薄壁筒形工件的减振工装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1944.0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33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陈萍;王子华;李东平;王志建;杨湘华;田子路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鹏起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3/06 | 分类号: | B23Q3/06;B23Q11/00 |
代理公司: | 郑州睿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1119 | 代理人: | 胡晓东 |
地址: | 471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支撑件 工装底座 顶推块 工件内壁 筒形工件 加工薄壁 工装 减振 内支撑装置 驱动单元 楔面 液压缸支撑 底座径向 径向导向 均匀布置 上下动作 同步移动 移动设置 中部空间 周向排列 驱动 配合 | ||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薄壁筒形工件的减振工装。用于加工薄壁筒形工件的减振工装,包括工装底座,工装底座上设置有内支撑装置,内支撑装置包括工件内壁支撑件、支撑件顶推块和顶推块驱动单元;工件内壁支撑件,设有三个以上并围绕工装底座的轴线均匀布置,并沿工装底座的径向导向移动设置在工装底座上;支撑件顶推块设置在各工件内壁支撑件所围成的中部空间中,与各工件内壁支撑件形成楔面配合;顶推块驱动单元连接在工装底座与支撑件顶推块之间,用于驱动支撑件顶推块上下动作以通过楔面实现各工件内壁支撑件沿底座径向的同步移动。相对于采用沿筒形工件的周向排列的液压缸支撑筒形工件的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加工薄壁筒形工件的减振工装。
背景技术
在薄壁筒形的钛、铝合金工件的加工过程中,不可避免的会遇到震颤问题,震颤会导致工件变形及壁厚公差难以保证。现有技术中通常制作专用工装,采用压、顶的方式避免工件加工过程中发生震颤。因待加工工件的直径、规格不同,需要针对不同的工件制造不同的专用工装,成本高,效率低。
申请公布号为CN103949903A、申请公布日为2014年07月30日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薄壁环形件随形定位方法,上述定位方法环绕薄壁环形件设置多个液压油缸,通过液压油缸对薄壁环形件的作用力夹紧薄壁环形件,因液压油缸的输出杆具有一定的行程,所以上述定位方法能够适用于多种直径、规格的薄壁环形件。
但是上述定位方法需要使用大量的液压缸,并且需要设置步进电机进行传动,结构复杂,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加工薄壁筒形工件的减振工装,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定位工装结构复杂,成本高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中用于加工薄壁筒形工件的减振工装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加工薄壁筒形工件的减振工装,包括工装底座,工装底座用于固定到加工设备的工作台上,其上设有用于支撑筒形工件轴向一端的端面的工件支撑面;所述工装底座具有与其上工件的轴向和径向分别对应的底座轴向和底座径向;
工装底座上设置有内支撑装置,所述内支撑装置包括工件内壁支撑件、支撑件顶推块和顶推块驱动单元;
工件内壁支撑件,设有三个以上并围绕工装底座的轴线均匀布置,并沿工装底座的径向导向移动设置在工装底座上;工件内壁支撑件上与底座径向外侧对应的一侧设有用于顶撑工件内壁以实现工件减振的支撑部;
支撑件顶推块,设置在各工件内壁支撑件所围成的中部空间中,与各工件内壁支撑件形成楔面配合;
顶推块驱动单元,连接在工装底座与支撑件顶推块之间,用于驱动支撑件顶推块上下动作以通过楔面实现各工件内壁支撑件沿底座径向的同步移动。
本发明中用于加工薄壁筒形工件的减振工装的有益效果是:筒形工件支撑在工装底座上,顶推块驱动单元带动支撑件顶推块上下运动,在支撑件顶推块上下运动时,通过支撑件顶推块与工件内壁支撑件的楔面配合,推动各工件内壁支撑件沿工装底座底座的径向导向移动直至顶撑在筒形工件上,通过工件内壁支撑件对工件的支撑作用避免筒形工件在加工时发生震颤,相对于采用沿筒形工件的周向排列的液压缸支撑筒形工件的方案,结构简单,成本低。
进一步的,所述顶推块驱动单元为丝杠,丝杠固定设置在工装底座上,
所述支撑件顶推块为与丝杠螺纹配合的调节螺母,调节螺母与工件内壁支撑件转动配合。
其有益之处在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
进一步的,所述调节螺母的顶部设有与丝杠螺纹配合的压紧螺帽,压紧螺帽用于压紧支撑件顶推块。
其有益之处在于,保证调节螺母在丝杠上的位置,从而保证工件内壁支撑件对工件的可靠支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鹏起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洛阳鹏起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94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