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半柔性部件承载件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21771.2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5157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辛利宁;米凯尔·图奥米宁;郑惜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1/02 | 分类号: | H05K1/02;H05K3/46 |
代理公司: | 成都超凡明远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258 | 代理人: | 魏彦;洪玉姬 |
地址: | 201108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柔性 部件 承载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所述半柔性部件承载件包括:
叠置件(102),所述叠置件包括至少一个电绝缘层结构(106)和至少一个导电层结构(104),其中,所述叠置件(102)限定至少一个刚性部分(108)和至少一个半柔性部分(110);以及
嵌入到所述至少一个刚性部分(108)中的部件(132);
其中,所述叠置件(102)的所述至少一个电绝缘层结构(106)包括机械缓冲结构(144),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围绕所述部件(132)的至少一部分,并且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与所述叠置件(102)的其他电绝缘材料相比具有较低的杨氏模量值。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至少一部分和/或所述部件(132)定位在所述叠置件(102)的芯部(146)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包括以下特征中的一者:
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仅在所述至少一个刚性部分(108)内延伸;
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属于如下电绝缘层结构(106')并且由与如下电绝缘层结构(106')相同的材料制成:所述电绝缘层结构(106')从所述至少一个刚性部分(108)延伸到所述至少一个半柔性部分(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杨氏模量小于10GPa。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杨氏模量小于5GPa。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杨氏模量小于1GPa。
7.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热膨胀系数小于150ppm/K。
8.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热膨胀系数小于100 ppm/K。
9.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热膨胀系数小于70 ppm/K。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伸长率大于3%。
11.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伸长率大于4%。
12.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机械缓冲结构(144)的伸长率大于5%。
1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其中,所述部件(132)的竖向延伸范围(L)不包括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刚性部分(108)与所述至少一个半柔性部分(110)之间的一个或多个弯曲点(148)的竖向位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半柔性部件承载件(100),包括:应力传播抑制屏障(150),
所述应力传播抑制屏障(150)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刚性部分(108)与所述至少一个半柔性部分(110)之间的界面区域中,并且
所述应力传播抑制屏障(150)被构造成用于抑制从所述至少一个半柔性部分(110)向所述部件(132)的应力传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未经奥特斯(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77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