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新型耐蚀镍基合金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21221.0 | 申请日: | 2019-08-06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60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豆照良;刘峰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方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22C19/05 | 分类号: | C22C19/05;C22C1/02;C22F1/1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方汇众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96 | 代理人: | 王庆彬 |
地址: | 10000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镍基合金 金属元素 耐蚀 生产工艺 合金材料 合金元素 合金 成分重量百分比 致密 面心立方结构 热力学稳定性 综合力学性能 非金属元素 耐腐蚀性能 合金表面 合金成品 均匀一致 显著特点 质量稳定 钝化膜 固熔 制备 容纳 | ||
本发明公开一种新型耐蚀镍基合金及其生产工艺,其中镍基合金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u29.5%~31.5%;Al2.67%~3.45%;Fe1.36%~1.83%;Cr1.23%~1.48%;Mn0.86%~1.13%;Ti0.53%~0.82%;Nb0.34%~0.61%;Ta0.29%~0.57%;Si0.31%~0.44%;C0.046%~0.085%;S≤0.005%;Ni补足余量。所述新型耐蚀镍基合金具有以下显著特点:金属元素Ni为面心立方结构,具有极好的晶体学稳定性,可以容纳较多的合金元素,在加入合金元素Cu和Cr后,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显著提高;Cr、Nb、Ta等金属元素,可以在合金表面氧化形成致密的钝化膜,使合金材料的耐腐蚀性能显著增加;Al、Ti、Fe、Mn等金属元素以及Si、C、S等非金属元素,显著提高了合金材料的综合力学性能。此外,本发明采用固熔加时效的生产工艺制备镍基合金,合金金相均匀一致、合金成品质量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合金材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耐蚀镍基合金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船用换热器是船舶轮机的重要设备,用于实现换热器内外介质的热交换。换热器具有广泛用途,在船舶的中央冷却器、缸套水冷却器、发动机冷却器、主机冷却器、循环水冷却器、海水预热器、余热回收装置以及海水淡化主机等装置上均有使用。对于在海洋环境中作业的船舶,由于海水获取方便、成本极低,因此通常使用海水作为船用换热器的换热流体介质。然而,由于海水具有较强的腐蚀性,使得换热器腐蚀问题尤为突出,腐蚀导致的换热器管道堵塞、泄露等问题时有发生,不但降低换热效率,甚至可能造成事故。统计结果表明,在导致换热器损害的原因中,有90%的是由于海水腐蚀问题导致的。
严重的海水腐蚀问题,对组成换热器的管壳、板片、阀门、法兰等与海水有直接接触的构件提出了较高的耐腐蚀性能要求。目前,常见的换热器用耐蚀材料为SUS304、316L等不锈钢、铜合金及钛合金等。但是现有的耐蚀合金材料由于其元素组成不够合理,再加之生产工艺上亦存在缺陷,使其耐海水腐蚀的寿命较短,需要经常更换,费用较高。此外,出于价格因素考虑,大部分民用船舶选用碳钢作为换热器材质。相比于不锈钢和添加贵金属的合金钢,碳钢的耐腐蚀性能更差,且容易导致锈蚀问题,进而使换热器的腐蚀程度加剧,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耐蚀镍基合金及其生产工艺,具有良好的耐海水腐蚀性能等优点。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上述耐海水腐蚀性能的目的,在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新型耐蚀镍基合金,镍基合金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
Cu:29.5%~31.5%;
Al:2.67%~3.45%;
Fe:1.36%~1.83%;
Cr:1.23%~1.48%;
Mn:0.86%~1.13%;
Ti:0.53%~0.82%;
Nb:0.34%~0.61%;
Ta:0.29%~0.57%
Si:0.31%~0.44%;
C:0.046%~0.085%;
S:≤0.005%;
Ni:补足余量。
优选的,所述镍基合金的成分重量百分比为:Cu:31.5%,Al:2.67%,Fe:1.36%,Cr:1.23%,Mn:0.86%,Ti:0.53%,Nb:0.34%,Ta:0.29%,Si:0.31%,C:0.046%,S:0.002%,余量为Ni。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方工业大学,未经北方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1221.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