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稻半卷叶基因SRL10及其应用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910720930.7 申请日: 2019-08-06
公开(公告)号: CN110343158B 公开(公告)日: 2021-04-06
发明(设计)人: 张光恒;钱前;王佳佳;徐静;周梦玉;陈敏敏;曾大力;胡江;朱丽;高振宇;任德勇;郭龙彪;董国军;陈光;沈兰;张强 申请(专利权)人: 中国水稻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7K14/415 分类号: C07K14/415;C12N15/29;C12N15/82;A01H5/12;A01H6/46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地址: 310006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水稻 半卷叶 基因 srl10 及其 应用
【说明书】:

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克隆的水稻半卷叶基因SRL10,以及利用转基因互补实验确认该基因的功能;同时还涉及利用该基因的基因编辑,改良植株叶片形态,可以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稻叶形控制基因SRL10编码的蛋白质,该蛋白质具有Seq ID No:2所示的氨基酸序列。本发明还同时公开了编码权利要求上述蛋白质的基因,该基因具有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利用图位克隆技术克隆的水稻半卷叶基因SRL10,以及利用转基因互补实验确认该基因的功能;同时还涉及利用该基因的基因编辑,改良植株叶片形态,可以塑造水稻理想株型,提高农作物的产量。

背景技术

现代农业发展的一个主要挑战是满足全球日益增长的农业需求。这个挑战强调了对能持续提高粮食产量的各种策略的迫切需求(Ray et al.,2012)。我国是水稻生产大国,也是稻米消费大国。水稻先后经历两次绿色革命和超级稻育种,产量大幅增加。近年来,我国水稻种植面积连年下降,而人口逐年递增,粮食产量徘徊不前,我国粮食安全问题日益突出,如何提高水稻单产,缓解粮食危机是育种家们面临的攻关难题。叶片是植株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器官,也是植株形态建成的一个重要指标。叶片形态经常会随着环境的变化而变化,从而直接影响着植物的蒸腾作用、抗逆性、光合产物运输与分配等生理功能。叶片的大小、形状和叶倾角是构成水稻理想叶型的关键因素,在品种改良和超高产育种中占有重要的地位(Ma et al.,2017)。水稻叶片形态特性由叶片大小、叶倾角、披垂度以及叶片卷曲度等多个形态因子决定,叶片形态发育调控网络复杂,受遗传和环境的共同调控。只有全面系统地了解影响叶片形态发育的内外因素,才能塑造较为理想的水稻株型,实现作物产量潜力的提高。育种实践证明,微卷直立的叶片形态,可以改善作物的群体结构和植株的受光姿态,增大受光面积、提高群体的光能利用率,从而提高光合效率,同时,有利于改善源-库关系,增加栽培密度,以及提高植株的抗病性等,最终可以显著增加水稻产量。

叶片的发育分为叶原基起始、极性建立、组织分化、叶片延展及随后的生长等阶段(Itoh et al.,2008),其中极性建立是影响叶片形态建成的重要过程。典型的成熟单叶为扁平的结构,但是在三维体轴上存在一个极性建成:“基-顶”轴向(由基部叶柄指向叶尖)、“近-远”轴向(上表面(面向茎的一面)-下表面(背向茎的一面))和“中-侧”轴向(由中脉指向叶片两侧边缘)(Hasson et al.,2010)。叶片三维体轴上的极性建成受基因水平、蛋白水平和环境水平等不同层次的调控,遗传机制复杂。其中“近-远”轴向极性建立是控制叶片发育的关键因素。HD-ZIP III基因家族(Ariel et al.,2007)、YABBY基因家族(Toriba etal.,2007)和KANAD I基因家族(Izhaki and Bowman 2007)的多个转录因子以及miRNA165/166(Nagasaki et al.,2007)和ta-siRNA(Chitwood et al.,2009)均参与叶片极性建成的调控。

近年来,科学家借助拟南芥、金鱼草和玉米等植物在叶片发育方面的研究方法及技术,利用水稻突变体分离克隆到很多叶形调控基因,在水稻叶片形态发育及分子调控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一些进展。截至目前,已有100多个与叶片形态相关的调控基因相继被克隆,并对相关基因的功能开展初步研究。目前已克隆的叶长调控基因超过15个,叶宽调控基因超过30个,叶片卷曲度调控基因超过20个,叶倾角调控基因超过60个。其中一些基因同时控制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叶片形态。在这些已克隆的叶形调控基因中,其分子调控机制主要涉及激素水平、转录因子、以及microRNA等水平上的调控,遗传机制复杂。这些调控因子最终都会直接或间接的影响相应部位细胞的发育,从而产生不同的叶片形态。

随着各种组学的发展以及高通量测序技术不断更新,叶形发育调控机理研究不断深入和转基因技术的不断完善,基因定点改造和有利基因的定向聚合将成为可能,这为叶片空间姿态的遗传网络研究提供了可利用的平台。

发明内容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稻研究所,未经中国水稻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2093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