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配电自动化全类型自适应调试托管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19528.7 | 申请日: | 2019-08-0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8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 发明(设计)人: | 姚盛华;唐伟强;卢耀川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腾瑞金智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9/40;H02J13/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智绘未来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89 | 代理人: | 赵卿 |
| 地址: | 430074 湖北省武汉市东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配电 自动化 类型 自适应 调试 托管 系统 | ||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配电自动化全类型自适应调试托管系统,该系统由联调装置、配电设备终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以及平台组成,具备DMS与现场联调装置交互信息的能力。该系统的联调过程包括:遥信联调,保护逻辑校验和录波文件回放。该系统能支撑全类型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输出各类故障状态序列和波形回放功能,可支撑全类型配电自动化设备完整功能自适应调试托管,保障相关设备健康投运,进而提高配电终端联调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效率、加快进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配电自动化设备功能调试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自动化全类型自适应调试托管系统。
背景技术
作为智能电网的重要组成部分,配电自动化装置的有效应用是目前研究的重点。传统终端检测、故障指示器检测和成套设备检测采用不同的试验系统,且检测效率非常低,难以大规模开展设备挂网前全检。目前配电终端联调方式一般有三种,一种为主站调试人员指挥、现场调试人员操作,双方通过电话交互信息的方式完成,该方式存在单装置联调消耗时间长的问题;一种为主站调试人员全程参与调试过程,采用该方式,当调试的终端数量较多时,人员工作压力巨大,影响联调工作的正确性和完整性;另一种为主站同时还肩负运行工作,该种方式下联调计划不易安排,进度不易掌控,经常出现联调任务延期的情况,影响配电终端验收和投运。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配电终端调试过程中,主站调试人员工作繁重、重复性强的问题,提出一种配电自动化全类型自适应调试托管系统,进而提高配电终端联调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效率、加快进度。
一种配电自动化全类型自适应调试托管系统,该系统由联调装置、配电设备终端、数据库管理系统(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以及平台组成,具备DMS与现场联调装置交互信息的能力。
配电设备终端包括外网APP,调试装置与配电设备终端通过互联网与外网APP互通,外网APP使用个人智能手机作为载体,由统一权限系统进行身份认证,通过外网安全交互平台接入信息外网(即互联网区),外网安全交互平台通过信息外网安全区与信息内网进行特定数据交互,其中信息外网安全区与信息内网之间具有物理隔离装置,通过跨区总线实现工控区和信息内网区跨区信息交互。
联调装置上扩展具备USB接口的无线网卡和4G网卡,使其支持WIFI和4G,建立WIFI热点,手机通过WIFI接入热点,连接企信平台。联调装置通过电网口RJ45连接交流源和开关动作模拟机构,交流源输出交流电压和电流,开关动作模拟机构输入/输出开关量。交流源输出的交流电流通过电缆连接大电流电磁场模拟架,通过输出较小的电流获得等效大电流电磁场效果。
其中,交流源包括三相独立电流源和四相独立电压源。
其中,大电流电磁场模拟架包括多匝线圈和一次开口电流互感器。
其中,交流源输出电流范围为0~6A,输出电流并不直接接入二次电流回路,而是接入多匝线圈,然后将一次开口电流互感器卡在该线圈上,这样,即使只输出一个小电流,也能通过该多匝线圈得到等效一次通入大电流的效果。
其中,开关动作模拟机构采用4U19英寸标准机箱,安装2块开入量插件和4块开出量插件,每个插件包含8个开关量。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系统具备DMS与现场联调装置交互信息的能力,能支撑全类型配电自动化设备检测,输出各类故障状态序列和波形回放功能,可支撑全类型配电自动化设备完整功能自适应调试托管,保障相关设备健康投运,进而提高配电终端联调的自动化程度,提升效率、加快进度。
附图说明
图1为系统整体框架图;
图2为联调装置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腾瑞金智电气有限公司,未经武汉腾瑞金智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952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