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燃性粉尘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9375.6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622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08 |
发明(设计)人: | 黄平;李鹏亮;刘振翼;钱新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M99/00 | 分类号: | G01M99/00;B08B1/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聚阳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50 | 代理人: | 李郁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静电 进气管 罐体 可燃性粉尘环境 粉尘 模拟试验装置 防爆电器 罐体内部 集尘袋 排气口 吹送 盖体 体内 模拟测试设备 可燃性粉尘 测试 顶部设置 粉尘环境 粉尘气流 模拟试验 试验装置 运行过程 静电 带电体 过滤袋 体内部 风机 承压 电机 点燃 | ||
本发明属于粉尘环境模拟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燃性粉尘环境模拟试验装置。该装置包括罐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沿不同方向向所述罐体内部吹送粉尘;盖体,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和导静电集尘袋,所述导静电集尘袋设置于所述盖体内部,位于所述排气口下方。本发明提供的试验装置,所述罐体承压能力足够高,内部没有风机、电机等带电体,所述导静电过滤袋可以消除罐体运行过程中产生的静电,从而避免除待测试防爆电器以外的因素点燃罐体内的粉尘;采用至少两个进气管沿不同方向向所述罐体内部吹送粉尘,能够在罐体内形成稳定的粉尘气流环境,从而为待测试防爆电器提供一种可靠稳定的可燃性粉尘模拟试验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粉尘环境模拟测试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燃性粉尘环境模拟试验装置。
背景技术
爆炸品在民用领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其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在爆炸品的生产过程中,部分工序会产生可燃性粉尘,从而在生产车间形成可燃性粉尘环境,遇到点火源可能发生粉尘爆炸,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依据现行的爆炸品行业标准,不允许任何带电设备进入爆炸品生产车间。这种规定虽然保证了爆炸品生产过程的安全,但是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爆炸品行业的发展。
然而,随着防爆电器的不断改进和完善,部分防爆电器可能已经满足爆炸品行业的要求。此外,随着人工智能的不断发展,人工智能机器人进入可燃性粉尘环境进行操作已经成为一种行业趋势。因此,需要通过一系列的试验来筛选防爆电器,并根据试验结果对现行的爆炸品行业标准进行修订,以使得部分符合要求的防爆电器能够在爆炸品生产车间进行使用。因此,需要对防爆电器在可燃性粉尘环境中进行试验。
目前,大多数粉尘环境模拟装置只适用于滑石粉等非可燃性粉尘,达不到可燃性粉尘环境试验要求。例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7439888U,公开了一种防尘试验箱,包括箱体及位于箱体内部的支撑架、载物板、刮尘搅拌机构,箱体的侧壁上还设有观察窗和位于观察窗的内、外两侧的粉尘擦,箱体的相对两侧分别设有进尘口和排气口,并分别与循环管道相连,循环管道设有风机和集尘口。该装置解决了防尘试验箱在试验过程中的试验箱底部被尘堵塞现象,但是,该装置中包含有电机和风机等电器部件,可能在测试过程中产生放电,影响测试结果;此外,由于粉尘在重力作用下的运动方向与气流方向一致,容易导致粉尘堆积且分布不均匀,因此,该装置并不能满足可燃性粉尘环境中的试验要求。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试验装置可能产生放电,不能在装置内部形成稳定均匀的粉尘环境,从而不能满足可燃性粉尘环境测试需求等缺陷,从而提供一种可燃性粉尘环境模拟试验装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燃性粉尘环境模拟试验装置,包括:
罐体,底部设置有至少两个进气管,所述进气管沿不同方向向所述罐体内部吹送粉尘;
盖体,设置于所述罐体上方,所述盖体与所述罐体之间密封连接,所述盖体的顶部设置有排气口和导静电集尘袋,所述导静电集尘袋设置于所述盖体内部,位于所述排气口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进气管环形设置于所述罐体底部。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的侧壁上还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和热电阻。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侧壁上还设置有至少一个视窗。
进一步地,所述视窗的个数为两个,对称设置于所述罐体的侧壁上。
进一步地,还包括刮尘装置,包括
刮尘擦,设置于所述视窗内侧;
转动手柄,设置于所述罐体外部,通过连杆与刮尘擦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罐体内部还设置有载物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937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医疗仪器自动检测装置及自动检测方法
- 下一篇:梯级挠度测试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