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及抽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8368.4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47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8 |
发明(设计)人: | 瞿东明;王继峰;王红卫;潘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F16/02 | 分类号: | E21F16/02 |
代理公司: | 西安佩腾特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61226 | 代理人: | 曹宇飞 |
地址: | 710075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隧道 积水 工具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包括保护壳体以及轴向贯穿保护壳体的双孔导管;所述保护壳体的下底面为弧形面;所述保护壳体底部上设置配重块;所述双孔导管包括轴向平行的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且第一导管的径向以及第二导管的径向相互连通;所述双孔导管的上端设置气嘴;所述第一导管下端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上设置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导管下端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上设置第二单向阀;配重块为两块,且对称置于双孔导管两侧。本发明操作便捷,施工效率高,可有效解决暗挖隧道中的积水问题,且积水不会产生回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积水抽排工具;特别涉及一种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及抽排方法。
背景技术
在隧道暗挖法施工中,隧道内部经常会出现一些水坑,水坑内的积水需要及时排走以方便施工。由于普通的排水装置排水管较长,而且当积水坑里的积水被排完时,水泵停止之后由于压力等的原因,排水管内遗留的积水又会形成回流,重新回到积水的地方;水管较长所以回流的积水也会很多,导致隧道暗挖施工中排水不彻底,影响后续施工。
发明内容
基于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操作便捷,施工效率高,可有效解决暗挖隧道中的积水问题,且积水不会产生回流的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及抽排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包括保护壳体以及轴向贯穿保护壳体的双孔导管;所述保护壳体的下底面为弧形面;所述保护壳体底部上设置配重块;所述双孔导管包括轴向平行的第一导管以及第二导管且第一导管的径向以及第二导管的径向相互连通;所述双孔导管的上端设置气嘴;所述第一导管下端设置进水口,所述进水口处设置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导管下端设置出水口;所述出水口处设置第二单向阀。
上述配重块设置在双孔导管两侧,用于保护壳体下底面的弧形面的与待抽排积水区相适配,使得双孔导管的下端的进水口向下始终与待抽排积水相接触。
上述进水口处设置有与保护壳体底部相固定的下垫块;所述第一单向阀置于下垫块上表面上;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一端固定在下垫块上,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可沿下垫块向上打开。
上述出水口处设置有与保护壳体底部相固定的上垫块;所述第二单向阀置于上垫块下表面上;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一端与上垫块的下表面相固定,第一单向阀的另一端可沿上垫块向下打开。
上述出水口上设置有与第二导管内部相连通的排水管。
上述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还包括设置在第二导管内部的密封球。
上述保护壳体为半球体、U型体或底面呈弧形的类锥形体。
上述保护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套装在双孔导管上的上盖。
一种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的抽排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所述的暗挖隧道积水抽排工具直接放置在隧道积水区,保护壳体的底部与积水区相接触;
2)从气嘴向双孔导管进行吸气,第一导管进水口处的第一单向阀向上打开,积水被抽到双孔导管内部;
3)当抽到一定的位置时,再切换成从气嘴向双孔导管进行进气,此时第一单向阀在自然压力下关闭,第二单向阀打开,抽到双孔导管内部的积水就会通过排水管排出;
4)当双孔导管内部抽到积水排干净时,此时一直保持进气,密封球在气压的带动下进入排水管内,密封球不断向外挤压排水管直至将排水管内的积水全部排出。
上述进气和吸气通过气缸来实现。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交二公局铁路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83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