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热管异音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8205.6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241468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史伯军;高顺周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方桥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M13/00 | 分类号: | G01M13/00;G01H17/00 |
代理公司: | 苏州国卓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2331 | 代理人: | 薛芳芳 |
地址: | 215155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热管 检测 装置 及其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管异音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该检测装置包括机架、伺服电机、治具、热管载板、加热组件、压板组件、二检测传感器放置机构、二基准传感器和二检测传感器,检测传感器放置机构包括传感器载架、传感器升降导向机构、传感器轻压机构和真空吸盘,传感器升降导向机构与传感器载架连接,传感器轻压机构与真空吸盘连接;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传感器载板、检测传感器探头和双面特氟龙胶布。本发明采用基准传感器和检测传感器采集热管在加热、散热、旋转过程中的数据,从而检测热管的振动,省却人力,降低人工强度,检测过程中热管与检测传感器贴合在一起,没有与其他部件有任何接触,大大保证了检测的精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热管检测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热管异音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在笔记本电脑、台式电脑等电子设备的内部,都会有一个中央处理器,它的发热量很大,需要使用散热器将热量及时散出去,这个散热器的核心部件是热管。热管的内部是高导热液体,由于高导热液体和热管之间的一些理化反应,导致部分热管会产生振动,这部分热管称之为不良热管。不良热管的振动会发出异音,从而被人耳听到,影响人的使用体验。
目前对于不良热管的检测是通过人耳听,听到热管发出噪音就判断为不良热管。这种检测方式人力需求极大,一个热管要经过6个人次的检测才能给出最终判断。而且人长时间集中注意力听异音,会消耗巨大的精力,导致人疲惫,继而导致误判。
因此,亟需一种检测精度较高的热管异音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异音检测装置及其检测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管异音检测装置,用于检测热管,包括机架、伺服电机、治具、热管载板、加热组件、压板组件、二检测传感器放置机构、二基准传感器和二检测传感器,所述伺服电机安装于机架上,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转动设有旋转台,旋转台与治具可拆卸连接用于带动治具绕旋转台的轴心顺时针、逆时针旋转;所述热管载板安装于治具上,所述热管可拆卸安装于热管载板上;所述加热组件安装于载板本体上且其上表面与热管接触连接;所述压板组件在竖直方向移动设置于治具上用于将热管与加热组件压紧在一起;
所述检测传感器放置机构包括传感器载架、传感器升降导向机构、传感器轻压机构和真空吸盘,所述传感器升降导向机构安装于治具上,所述传感器升降导向机构的输出端与传感器载架连接,所述传感器载架上设有传感器探头安装通孔和轻压机构安装通孔,所述轻压机构安装通孔设置于传感器探头安装通孔的上方,所述传感器轻压机构活动穿设于轻压结构安装通孔内且其输出端与真空吸盘连接;
所述二基准传感器安装于热管载板上且位于热管左右两端的底部;
所述检测传感器包括检测传感器载板、检测传感器探头和双面特氟龙胶布,所述检测传感器探头安装于检测传感器载板的底部且活动穿设于传感器探头安装通孔内,所述检测传感器载板的左右长度尺寸大于传感器探头安装通孔的左右长度尺寸,所述检测传感器探头的左右长度尺寸、前后宽度尺寸分别小于传感器探头安装通孔的左右长度尺寸、前后宽度尺寸,所述检测传感器探头的高度尺寸大于传感器探头安装通孔的高度尺寸;所述双面特氟龙胶布贴附于检测传感器探头的底部,所述双面特氟龙胶布上表面的粘力是其下表面粘力的双倍以上。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热管载板包括载板本体、热管定位销和散热风扇,所述载板本体水平安装于治具上,所述热管定位销安装于载板本体的左右两端,所述热管的左右两端套设于热管定位销上,所述散热风扇安装于载板本体上且位于热管的一侧,所述载板本体的左右两端设有基准传感器安装凹槽,所述基准传感器安装于基座传感器安装凹槽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方桥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苏州方桥机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820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