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车辆的连接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16370.8 | 申请日: | 2019-08-0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66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 发明(设计)人: | 田中元规 | 申请(专利权)人: |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
| 主分类号: | B62D21/11 | 分类号: | B62D21/11;B62D21/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5 | 代理人: | 苏萌萌;权太白 |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车辆 连接 结构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的连接结构。在作为封闭截面部件的悬架构件中,于相对置的两个面即上部构件(40)和下部构件(42)上分别形成有插入孔(40a、42a)。套管(50)具备圆筒部(52)和凸缘(54),且圆筒部(52)贯穿并插入在插入孔(40a、42a)中。在上部构件(40)侧,圆筒部(52)与上部构件(40)被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焊接焊道(60)。此外,在下部构件(42)侧,凸缘(54)的外周面与下部构件(42)被焊接在一起,从而形成焊接焊道(62)。这些焊接是以使下部构件(42)侧的焊接的线性长度较长的方式而被实施的。
对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2018年8月7日提交的申请号为2018-148674的日本专利申请的优先权。该日本专利申请的包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附图以及说明书摘要在内的全部公开内容以引用的方式被合并于此。
技术领域
本公开内容涉及一种车辆中的将封闭截面部件和套管组装在一起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中,从同时实现轻量化和强度确保的观点出发而经常使用封闭截面部件,该封闭截面部件具有由部件将周围包围起来的截面形状。而且,在通过螺栓等而将封闭截面部件与其他部件连接的情况下,有时会为了补充封闭截面部件的强度而利用圆筒形状的被称为套管的加强部件。
在日本特开2017-213982号公报中,记载了一种在通过封闭截面部件而形成的悬架构件中使用套管的技术。该套管是用于将稳定器托架安装在封闭截面部件上的部件。并列排列的两个套管在一端被焊接于共通的基板上的基础上,被配置在悬架构件的内部。而且,通过使对稳定器托架进行固定的两根螺栓分别贯穿悬架构件的插入孔和套管,从而使稳定器托架被固定于悬架构件上。
发明内容
为了将封闭截面部件与其他部件以足够的强度而进行连接,首先需要提高封闭截面部件与套管的结合强度。
在日本特开2017-213982号公报所记载的结构中,虽然是并列配置有两个套管的状况下的技术,但是套管与悬架构件只不过是通过螺栓而被连接,因此还存在提高两者的结合强度的余地。
此外,例如,在使圆筒形状的套管以贯穿的方式而插入到封闭截面部件中的情况下,仅通过对套管的周围与封闭截面部件进行焊接而成的连接,也只不过能够确保与套管的周长相对应的焊接强度。
本公开的目的在于,实现一种在车辆的将封闭截面部件和套管组合在一起的连接结构中提高连接强度的新的结构。
在本公开内容的车辆的连接结构中,在封闭截面部件的连接中使用了套管来作为加强部件,所述车辆的连接结构的特征在于,具备:插入孔,其被形成于所述封闭截面部件的相对置的第一面及第二面上;所述套管,其具有以贯穿的方式而被插入在两个所述插入孔中的圆筒部,所述套管的所述圆筒部与所述第一面被焊接在一起,所述套管在所述第二面的外表面侧具有向所述圆筒部的外周侧扩展的凸缘,且该凸缘与该第二面被焊接在一起,这些焊接以如下方式而被实施,即,与所述第一面上的焊接面积相比所述第二面上的焊接面积较大。
在焊接中,套管与第一面或者第二面在通过热、压力等而被物理性地熔融的基础上被一体化。焊接的种类并未被特别限定,可以使用电弧焊接或激光焊接等的熔焊、点焊等的压接等各种各样的方式。在这样的焊接中,认为结合强度会与焊接面积(被一体化的部分的边界附近的截面积)相对应地提高。因此,以使设置有凸缘的部分处的结合强度、即凸缘和第二面的结合强度与圆筒部和第一面的结合强度相比而较高的方式,而对焊接面积进行了设定。
在本公开内容的车辆的连接结构的一种方式中,其特征在于,所述凸缘的外周被形成为圆形,在所述第二面上,所述凸缘的圆形的外周面与该第二面被焊接在一起。在该情况下,由于焊接是针对具有某种程度的宽度的线性区域而实施的,因此,使封闭截面部件与套管一体化的焊接面积与焊接长度成比例。因此,与第一面上的焊接长度相比而将第二面上的焊接长度设定为较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未经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637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