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穿戴式手部输液及采血模拟演示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5537.9 | 申请日: | 2019-08-05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2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发明(设计)人: | 林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漳州卫生职业学院 |
主分类号: | G09B23/28 | 分类号: | G09B23/28 |
代理公司: | 广东品安律师事务所 44420 | 代理人: | 刘井 |
地址: | 363000 福***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模拟演示装置 进液管道 可穿戴式 模拟肌肉 模拟血管 手部输液 液体装置 采血 手套 教学和训练 尼龙搭扣带 液体回收袋 仿真皮肤 静脉采血 临床思维 模拟静脉 深浅变化 手掌区域 血管粗细 循行路线 应变能力 储液袋 高仿真 抽血 可用 棉垫 输液 技能 灵活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穿戴式手部输液及采血模拟演示装置,包括:主体,手套和液体装置;所述主体具有五层,自下而上分别是底层、第一模拟肌肉层、模拟血管层、第二模拟肌肉层、仿真皮肤层;所述手掌区域和所述手套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尼龙搭扣带;所述液体装置由储液袋、至少一根进液管道和液体回收袋组成,所述进液管道设置有调节开关。本发明提供的装置实用性强,可用于模拟静脉输液和静脉采血抽血两项技能的示范教学和训练,并可根据需要灵活变换血管粗细和循行路线,通过改变棉垫厚度实现模拟血管位置的深浅变化,达到临床高仿真效果,更好提升学习者的操作应变能力和临床思维判断能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可穿戴式手部输液及采血模拟演示装置。
背景技术
静脉输液及静脉采血是医院临床中最常用的治疗及护理技术,也是护士必须掌握的操作技能。然而,在静脉穿刺实训教学中,若采取真人穿刺训练会给学生造成极大的心理负担和身体刺伤、潜在感染等伤害,且不能反复多次训练,故,难以达到熟练掌握的实训效果。静脉输液手臂模型的使用则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这些问题。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静脉穿刺输液手臂模型主要有两种,一种是简易输液手臂模型,即单纯的仿真手臂,手臂内置模拟血管,但也存在一些问题。简易输液手臂模型价格较便宜,仅可满足将液体输入静脉的功能,难以实现模拟抽血技术,且静脉输液、采血时不可见回血,在教学及考核中难以判断对错,输液后液体无法及时回收。因不可随意拆洗(拆后安装困难),故静脉输液操作时即使学习者穿刺失败,液体也能滴入,因此无法及时发现学习存在的问题。
另一种模型为高级输液手臂模型,由仿真手臂与蠕动泵(电子血液循环装置)组成。两种静脉穿刺输液手臂模型均由仿真皮肤皮下组织、手臂骨、模拟血管三部分组成。仿真皮肤皮下组织采用塑料材料,血管采用乳胶材料,手臂骨采用PVC材料,一体成型,手臂上分布静脉血管网。高级输液手臂模型可以满足静脉输液、静脉采血的功能,且静脉输液、采血时可见明显回血,可进行静脉注射、输液(血)、采血等穿刺训练功能,便于教学及考核评价,但模型价格昂贵,学生人数较多时,无法满足实训需要,且模型经反复穿刺后仿真皮肤容易破损,造成血管漏水,使用寿命短,维修成本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穿戴式手部输液及采血模拟演示装置,该装置成本较低,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一系列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可穿戴式手部输液及采血模拟演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主体,手套和液体装置,所述主体包括手臂区域和手掌区域;所述主体具有五层,自下而上分别是底层、第一模拟肌肉层、模拟血管层、第二模拟肌肉层、仿真皮肤层,所述底层和所述仿真皮肤层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二尼龙搭扣带;所述手臂区域的两侧设置有一一对应的若干个第三尼龙搭扣带;所述手掌区域和所述手套上设置有相对应的第一尼龙搭扣带;所述液体装置由储液袋、进液管道和液体回收袋组成,所述进液管道设置有调节开关;所述进液管道一端与所述储液袋相连,所述进液管道另一端与所述模拟血管层的一端相连,所述模拟血管层的另一端与所述液体回收袋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模拟肌肉层的厚度大于所述第二模拟肌肉层的厚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尼龙搭扣带设置于所述底层靠近所述第一模拟肌肉层一侧;所述第二尼龙搭扣带设置于仿真皮肤层靠近所述第二模拟肌肉层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血管层为中空导管。
进一步地,所述模拟血管层通过若干个固定器固定于所述第一模拟肌肉层上。
进一步地,设置于所述手套的所述第一尼龙搭扣带设置于所述手套手背和/或手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漳州卫生职业学院,未经漳州卫生职业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553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双通道医疗模拟器
- 下一篇:一种热工过程PID温度控制教学实验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