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治城市内涝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4406.9 | 申请日: | 2019-08-03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77907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胡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胡姜平 |
主分类号: | E03F3/02 | 分类号: | E03F3/02;E03F1/00;E03F3/04;E03F5/20 |
代理公司: | 34157 亳州速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刘佳 |
地址: | 554304 贵州省***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密闭管道 城区 地势 水位监测装置 内排水系统 抽水机 水源 报警装置 防洪堤坝 平原城市 低洼处 沟渠 降水 防治 建筑物 盆地 洪水 分流 河流 修建 山区 配合 治理 | ||
本发明涉及城市内涝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城市内涝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针对城区的降水水源,通过设置密闭管道直接将降水排到城区内排水系统或城区下游;对于没有经过建筑物而直接降到地面的水源,分为两种,第一、地势低洼处:第二、势起伏处的处理方法;对于城中有河流经过的城市,则通过修建防洪堤坝、设置安装水位监测装置、抽水机及报警装置配合,沟渠、密闭管道及结合地势对洪水进行分流,防止外洪内涝。本发明的方法能防治山区或盆地城市以及平原城市的城市内涝。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城市内涝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防治城市内涝的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建设越来大型化,但在城区规划时欠缺城市地下的排洪设施的设计,从而导致每年一到汛期,不少中到大型城市内涝十分严重,尤其近几年。不仅造成数以亿计的财产损失,也危及了广大市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甚至让一些市民失去了宝贵的生命。
城市内涝主要分为两大类,山区盆地或其他形态城市与平原城市。山区盆地或其他形态城市内涝水源:一个内涝水源是周围山体汇流而来的山水;一个是城区的降水,城区降水分为通过建筑物的降水(至少可占城区降水的30%以上)与没有经过建筑物而直接降到地面的水,目前均排放到城区开放的排水管道内,当降水量过大,不能通过已有开放式排水管道排出,则造成城市内江涝;如果城中有河流经过,则还有河道上游的洪水,现在城市河道与城区没有阻挡,沿岸建筑物与河堤平行或略高于河堤,当上游洪水过大,则会造成洪水灌入城区,造成城市外洪内涝;或两者兼之,最终造成城市内涝。
平原城市内涝水源:一个是城区的降水,城区降水分为通过建筑物的降水(至少可占城区降水的30%以上)与没有经过建筑物而直接降到地面的水,目前均排放到城区开放的排水管道内,当降水量过大,不能通过已有开放式排水管道排出,则造成城市内江涝;如果城中有河流经过,则还有河道上游的洪水,现在城市河道与城区没有阻挡,沿岸建筑物与河堤平行或略高于河堤,当上游洪水过大,则会造成洪水灌入城区,造成城市外洪内涝;或两者兼之,最终造成城市内涝。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能防治山区盆地城市和平原城市的城市内涝治理方法。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的一种防治城市内涝的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在城区设置密闭的管道将经过建筑物的降水排放到城区的排水系统或城区下游,针对不同城市环境及地势采取相应的防洪设施进行治理,以防治城市出现内涝;该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S1、针对城区的降水水源,经过建筑物的降水,通过密闭管道直接将降水排到城区内排水系统或城区下游,减少城市内涝水源;
S2、对于没有经过建筑物而直接降到地面的水源,根据地势,分为以下两种,第一、地势低洼处:在地势低洼处设置抽水机,把水源通过抽水机与安装的密闭管道直接排放到城区排水系统或下游;第二、地势起伏处,通过在地势起伏处设置沟渠把水源引入密闭管道排放到城区排水系统或下游口;
S3、对于城中有河流经过的城市,则在河道与城市间建钢筋混凝土永久性防洪堤坝,同时在防洪堤坝内安装水位监测装置及抽水机,并设置与水位监测装置配合的报警装置,当河道中洪水达到设定值时,水位监测装置给报警装置发送信号,提醒监测人员进行泄洪处理,关闭河道与城区间的通道,同时启动抽水机,把城区的积水抽到河道内;并在河道上游狭窄区域通过沟渠、密闭管道及结合地势对洪水进行分流,防止外洪内涝。
所述防洪设施包括设置抽水机,建造沟渠以及与所述抽水机及沟渠均连通的密闭管道,建造防洪堤坝,在防洪堤坝上安装水位监测装置,并设置与水位监测装置配合的报警装置,以及与所述抽水机控制连接的控制器。
优选的,对于治理山区或盆地城市的洪涝,在进行步骤(1)之前,需要在山腰建造多道沟渠,并通过沟渠与密闭管道配合,利用虹吸原理把山水引到城区内排水系统或城区下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胡姜平,未经胡姜平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440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