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混流风叶、风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3904.1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30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2 |
发明(设计)人: | 董明珠;陈诚;何振健;王千千;戴志炜;高玉平;吴晓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26 | 分类号: | F04D29/26;F24F1/0018;F24F13/02 |
代理公司: | 北京康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40 | 代理人: | 梁文惠 |
地址: | 51907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流风 风道 结构 空调 室内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混流风叶、风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混流风叶包括:轮毂;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轮毂的周向布置在轮毂的外周面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导流间隙,导流间隙具有周向出风口,以使进入导流间隙内的至少部分气流在叶片的离心作用下沿轮毂的径向流动并由周向出风口流出。通过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流风叶的进出风方向受限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混流风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混流风叶、风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目前,混流风叶一般包括风叶轮毂、风叶叶片和风叶外圈,其特征在于进口叶宽大、出口叶宽小(一般远小于轮毂的最大半径)、出口角斜向上、叶形扭曲程度变化较大、风叶入口角与出口角有较大的角度偏差,以实现下进风口进风、上出风口出风的需求。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混流风叶的进出风方向受限,且由于叶形的影响使得离心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混流风叶、风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混流风叶的进出风方向受限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混流风叶,包括:轮毂;多个叶片,多个叶片沿轮毂的周向布置在轮毂的外周面上,相邻两个叶片之间形成导流间隙,导流间隙具有周向出风口,以使进入导流间隙内的至少部分气流在叶片的离心作用下沿轮毂的径向流动并由周向出风口流出。
进一步地,轮毂为圆锥台结构,叶片的第一端与轮毂的大径端连接,叶片的第二端与轮毂的小径端连接;相邻两个叶片的远离轮毂的侧边形成周向出风口。
进一步地,轮毂的大径端的外周圆的半径为R1,叶片的第一端的宽度为b1,其中,b1≥ R1。
进一步地,叶片的第一端的宽度为b1,叶片的第二端的宽度为b2,b2>b1。
进一步地,叶片的第一端处的出风角度为θ1,叶片的第二端处的出风角度为θ2,15°≤θ2-θ1≤20°。
进一步地,沿轮毂的轴线延伸方向叶片的长度为h,轮毂的大径端的外周圆的半径为R1, h>R1。
进一步地,叶片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叶片的第一端的端面与轮毂的大径端的端面平齐设置。
进一步地,叶片的第一端的端面为平面,叶片的第一端的端面向靠近叶片的第二端的方向倾斜地设置。
进一步地,叶片的第一端所在的端面与轮毂的大径端的端面之间的角度为θ3,其中,0°<θ3≤20°。
进一步地,叶片的第二端的端面为平面,叶片的第二端的端面与轮毂的小径端的端面平齐设置。
进一步地,叶片的第二端的端面为平面,叶片的第二端所在的端面向远离叶片的第一端的方向倾斜地设置。
进一步地,叶片的第二端所在的端面与轮毂的小径端的端面之间的角度为θ4,其中,0°<θ4≤30°。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风道结构,风道结构包括风道壳体和混流风叶,混流风叶设置在风道壳体内,混流风叶为上述提供的混流风叶。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空调室内机,空调室内机包括风道结构,风道结构为上述提供的风道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未经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390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混流风叶、风道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下一篇:安装板结构、风道结构和空调室内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