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及其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1988.5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595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07 |
发明(设计)人: | 颜成钢;许瑶江;宋家驹;杨淏博;孙垚棋;张继勇;张勇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6K9/00 | 分类号: | G06K9/00;G06K9/62;G16H20/17 |
代理公司: | 33240 杭州君度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朱月芬 |
地址: | 310018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控制台 控制终端 样本图像 无线通信模块 采样设备 匹配模块 输液端 数据库 医护 无线传输设备 自动报警设备 对称设置 发送消息 匹配成功 图像识别 点滴管 匹配 输液 室内 图像 保证 | ||
1.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输液端、控制终端和控制台;
所述的输液端包括样本图像、采样设备和无线传输设备;且样本图像和采样设备分别设置在输液点滴管的两侧,呈对称设置;采样设备为带有存储功能的微型摄像机,其将对输液点滴管另一侧的的样本图像进行定时采样;无线传输设备将采样到的图像发送给控制终端;
所述的控制终端中设置有数据库、匹配模块以及无线通信模块;控制终端将接收到的图像提取特征点信息,通过匹配模块与数据库中的样本图像预存的特征点信息进行匹配,若匹配成功则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消息给控制台;
所述的控制台有多名医护人员,能够根据控制台接收的消息进行及时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无线传输设备将采样到的图像发送给控制终端时,还将当前无线传输设备所在的唯一的序号ID一并发送,从而方便后续控制台医护人员直接查看。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输液端,根据实际需求,每个输液座位都配备有唯一序号ID的无线传输设备;从而方便后续控制台医护人员直接查看。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控制终端将接收到的图像首先进行基于SLAM的复原处理,然后将复原后的结果图像与数据库中的样本图像进行匹配,匹配结果与预设结果进行比对,若在比对结果在设定的通知阈值范围内,则通过无线通信模块发送比对结果消息给控制台。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在输液端设置一张能够准确感知的样本图像,该样本图像为预先设定并有详细特征点信息;
步骤2:由输液端的微型摄像机,对样本图像进行采样;
步骤3:控制终端对点滴状态的判断,得出结果。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具体实现如下:
所述的特征点信息包括:
样本图像所适应的环境亮度信息;
在设定的条件下所能提取的特征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具体实现如下:
2-1.设定采样周期,采样周期时间小于液体流过微型摄像机的时间;
2-2.根据外界环境变化,实时对亮度进行调整;
2-3.用已适应好的亮度及已设定好的采样周期,对设置在输液点滴管对应侧的样本图像进行采样,构建出图片集。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图像识别的点滴自动报警设备的实现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具体实现如下:
3-1.控制终端接收来自输液端的图片,并将接收到的图片进行灰度化和卷积神经网络处理,使所得图片进行复原操作;
3-2.将实时采样图片复原后的特征点信息与控制终端数据库中实际预存的样本图像的特征点信息进行比对,通过对特征点信息的匹配度判断管内液体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如果匹配度结果在设定的范围内,且前后连续N张采样图片的某一相同特征点的特征一致,则直接向控制台发出对应指令;否则则继续检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杭州电子科技大学,未经杭州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1988.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