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小型化单纤双透无源光学模块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1942.3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2693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发明(设计)人: | 刘飞荣;温明文;杨华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飞宇光纤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6/34 | 分类号: | G02B6/34;G02B6/32;G02B6/293;G02B27/3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凯博企服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482 | 代理人: | 蔡凤银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龙华新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化 单纤双透 无源 光学 模块 | ||
本发明公开了小型化单纤双透无源光学模块,包括准直器A、准直器B、准直器C、准直器D及准直器E,准直器A与棱镜位于同一射线A上,棱镜、第一滤光片、第八滤光片及准直器B位于同一射线B上,所述的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三滤光片及准直器C位于同一射线C上,所述的第二滤光片、第四滤光片、第五滤光片及准直器D位于同一射线D上,所述的第四滤光片、第六滤光片、第七滤光片及准直器E位于同一射线E上,所述的第六滤光片、第一滤光片L及反射镜A位于同一射线F上。本发明采用自由空间耦合技术,和薄膜干涉原理,通过精确的滤光片的入射角度,来排列确定准直器位置,实现理想的光学功率损耗和小尺寸封装。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一种小型化单纤双透无源光学模块,属于光纤通信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当今光纤通信系统TWDM PON中,NGPON2 CEX是近两年来非常受欢迎的光无源模块之一,NGPON2工作波段100G DWDM C波段1524-1544nm和L波段1596-1603nm,其主要是利用薄膜干涉原理,来实现波分复用。
目前市场上常见的NGPON2光无源模块CEX,类似于图1所示。
工作原理如下:
将8个100G C波段和4个100G L波段密集型波分复用器件绕线级联,利用薄膜干涉原理,将每一个通道不相关波长过滤掉,保留所需要波长。同时将C和L相关通道合波,进而实现单个光纤传输双透信号。
例如光信号从信号左侧第一个端口输入,经过相关的WDM器件波分复用后,分离出C波段和D波段信号,C波段4个波长通过透射传输到C1通道光器件中,C1波长传输到对应C1端口,C2C3C4通道波长通过反射传输到C2通道光器件中,C2波长传输到对应C2端口,同理C3C4分别传输到C3C4通道光器件中。
L波段信号经过第一个WDM反射后分别传输到相应L波段通道,例如L1信号经过L1通道光器件后,通过薄膜干涉透射传输到C1光器件的反射端口,从而实现C1L1信号合波,同理L2信号经过L2通道光器件后,通过薄膜干涉透射传输到C2光器件的反射端口,从而实现C2L2信号合波,C3L3以及C4L4亦通过该原理实现合波功能。
以上这种产品结构设计的缺点是光功率损耗大,同时体积大,人工绕线成本亦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化单纤双透无源光学模块,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小型化单纤双透无源光学模块,包括准直器A、准直器B、准直器C、准直器D及准直器E,准直器A与棱镜位于同一射线A上,棱镜、第一滤光片、第八滤光片及准直器B位于同一射线B上,所述的第一滤光片、第二滤光片、第三滤光片及准直器C位于同一射线C上,所述的第二滤光片、第四滤光片、第五滤光片及准直器D位于同一射线D上,所述的第四滤光片、第六滤光片、第七滤光片及准直器E位于同一射线E上,所述的第六滤光片、第一滤光片L及反射镜A位于同一射线F上,反射镜A与第八滤光片位于同一射线G上,所述的第一滤光片L、第二滤光片L及反射镜B位于同一射线H上,反射镜B与第三滤光片位于同一射线I上,所述的第二滤光片L、第三滤光片L及反射镜C位于同一射线J上,反射镜C与第五滤光片位于同一射线K上,所述的第三滤光片L、第四滤光片L及反射镜D位于同一射线L上,反射镜D与第七滤光片位于同一射线M上。
优选地,所述的准直器A、准直器B、准直器C、准直器D及准直器E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的准直器A包括光纤、毛细管、玻璃管及透镜,所述的玻璃管内部设有毛细管及透镜,毛细管与透镜之间存在一定间隙,毛细管内部连接有光纤。
优选地,所述的第二滤光片、第一滤光片、第四滤光片、第八滤光片、第五滤光片、第一滤光片L、第二滤光片L、第三滤光片L、第四滤光片L、第七滤光片、第三滤光片及第六滤光片具有相同结构,所述的第二滤光片的形状为正方体,正方体由增透膜及filter膜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飞宇光纤系统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飞宇光纤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194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光子输入/输出耦合器对准
- 下一篇:一种NXN阵列光开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