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前端埋点方法和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11585.0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91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3 |
| 发明(设计)人: | 张名攀 | 申请(专利权)人: | 贝壳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36 | 分类号: | G06F11/36 |
| 代理公司: | 11018 北京德琦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杜志敏;宋志强 |
| 地址: | 300280 天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南***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方法和装置 代码冗余 规则确定 申请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前端埋点方法和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规则,以及埋点参数;根据当前操作确定埋点类型;根据确定的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埋点;当确定需要埋点时,基于所述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参数进行埋点。该方法能够降低埋点成本,且不会由于埋点造成代码冗余。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前端埋点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针对代码埋点规则的埋点都是在用户规模有一定数量后才会进行,而这种情况下代码的逻辑架构已然成型,对于这种架构已然成熟的代码,目前比较常用的解决方案为:手动在需要发送的地方添加埋点请求,而这意味着需要比较大的改动成本去完成一个较小的埋点需求。
具体埋点过程:根据产品需求针对不同的埋点类型,手写增加对应的埋点请求代码,如对于页面,即在每次请求页面时发送一次埋点请求,针对按钮,在每次点击按钮时发送一次埋点请求等。
上述实现方式存在如下技术缺点:
1、成本较高,维护成本不断增长,每增加一个埋点需求就需要硬编码一次,后期维护需要找的代码量不断增多。
2、代码冗余,随着埋点需求不断增长,代码量持续上升。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一种前端埋点方法和装置,能够降低埋点成本,且不会由于埋点造成代码冗余。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前端埋点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规则,以及埋点参数;
根据当前操作确定埋点类型;
根据确定的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埋点;
当确定需要埋点时,基于所述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参数进行埋点。
其中,所述根据当前操作确定埋点类型,包括:
当当前操作为进入页面时,确定当前操作对应的埋点类型为页面埋点和/或页面停留时间埋点;
当当前操作为点击事件时,确定当前操作对应的埋点类型为点击埋点;
当当前操作为运行功能模块时,确定当前操作对应的埋点类型为模块埋点和/或模块停留时间埋点。
其中,当确定当前操作对应的埋点类型为页面埋点时,所述根据该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埋点,包括:
获取所述页面的第一统一资源标识符URI地址,当第一URI地址对应的页面为待埋点页面时,获取前一页面的第二URI地址;
基于获取的第一URI地址和第二URI地址确定第一URI地址对应的页面请求是否为浏览器调用自身应用程序接口API进行的页面请求,如果是,根据所述埋点规则设置的浏览器调用自身API进行的页面请求是否埋点确定是否在第一URI地址对应的页面埋点;否则,使用第一URI地址在路由参数表中获取对应的参数;根据获取的参数是否满足所述埋点规则中针对该第一URI地址设置的埋点条件确定是否进行埋点。
其中,当确定当前操作对应的埋点类型为页面停留时间埋点时,所述根据该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规则确定是否需要埋点,包括:
获取当前页面的第一URI地址;
根据获取的第一URI地址在页面停留时间埋点对应的埋点规则中是否被配置为需要进行页面停留时间埋点的URI地址,来确定针对第一URI地址所对应的页面是否需要进行时间停留埋点;
所述基于所述埋点类型对应的埋点参数进行埋点,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贝壳技术有限公司,未经贝壳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15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