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训练平行杠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11264.0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799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9-09-27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韩李伟;许劲峰;陈恩伟;刘正士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63B23/04 | 分类号: | A63B23/04;A63B23/12;A63B23/035 |
代理公司: | 安徽省合肥新安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34101 | 代理人: | 何梅生 |
地址: | 230009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力传感器 支撑结构 矩形框状结构 底座支撑架 康复训练 框状 智能训练 平行杠 底座 底板 测力传感器 支撑杆结构 底座装置 患者上肢 康复器械 连接固定 数据指导 向下凹陷 上肢 侧底座 承载端 覆盖框 支撑端 底端 固设 受力 下肢 对称 铺设 制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训练平行杠,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底座支撑架两侧为矩形框状结构,中部呈向下凹陷的框状支撑结构,底座位于框状支撑结构上方,覆盖框状支撑结构设置,底座支撑架的矩形框状结构上铺设侧底座板,构成底座装置;框状支撑结构两端还各对称固设不少于两个力传感器,底座位于各力传感器的承载端上方,底座支撑架位于各力传感器的支撑端下方;支撑杆结构的底端与矩形框状结构连接固定。本发明通过设各力传感器和测力传感器可在患者康复训练过程中获取底板的受力情况,并可由工作人员进一步得出患者上肢和下肢的发力情况和左右上肢分别发力的情况,为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提供数据指导,提高康复训练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康复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康复训练的平衡杠。
背景技术
康复训练是康复医学的一个重要治疗手段,主要通过采用适量的、定向的训练使病人患肢恢复正常的自理功能,以及用训练的方法尽可能的使残疾者生理和心理得到康复,达到预期的治疗效果。截瘫、偏瘫、脑瘫、截肢均是高发疾病的类别,截瘫、偏瘫、脑瘫、截肢患者发病后有很高比例无法正常站立和行走。
平衡杠是一种常见的适用于这些患者康复训练的器械,它可以帮助患者从轮椅、病床上站立起来,进行站立平衡及行走训练,或者做身体上举运动和步行运动,进行相关肌肉力量训练;康复平衡杠还可用于帮助下肢骨折、偏瘫患者摆动患侧下肢,进行骨关节活动度的训练等。但现有的平衡杠无法获得训练者腿部的发力情况和手部的支撑情况,不能进行康复训练计划制定的指导;同时,现有的康复平衡杠无法方便的调节扶手的高度以及扶手之间的距离,适用范围十分有限。
通过专利检索,存在以下已知的技术方案:
专利1:
申请号:201820266633.0,申请日:2018.02.24,授权公告日:2018.09.14,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平行杠,其包括两组高度可调且相平行设置的单边杠。单边杠包括底座、沿竖直方向设于底座上的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设于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上的扶手杆。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均包括固定于底座上的固定架、能够沿固定架高度方向滑动设置的升降架,扶手杆设于所述升降架上。单边杠还包括操控第一支撑架和第二支撑架的升降架中的一个做升降运动的操控机构、用于将两个升降架同步连接的联动机构,两个升降架在联动机构的连接下能够同步升降。使得操控其中一个升降架上下运动,就能够使两个支撑架同步升降,本康复平行杠,调节方便快捷,稳定性好。同时,在调节过程中扶手杆始终保持水平状态,避免对扶手杆产生损伤。
该专利没有设置测力传感器,无法观测并记录数据,从而无法对康复患者在训练过程中手部发力情况和脚部支撑力的情况进行评估,使训练具有盲目性,此外该专利结构复杂,装配不易,零件的加工成本和精度要求高。
专利2:
申请号:201720612051.9,申请日:2017.05.29,授权公告日:2017.12.29,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康复治疗用平衡杠,包括底板、套筒、横杠和底座,所述底板两端设有向下倾斜的斜面,所述底板表面覆盖有橡胶层,所述套筒设有四根安装在底板四周,所述套筒内安装有升降杆,所述套筒外侧安装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套筒与升降杆抵接,所述升降杆上焊接有连接杆,所述连接杆呈L型设置,所述横杠焊接在连接杆上,所述横杠两端安装有球头,所述横杠外侧套设有套管,所述套管顶部焊接有把手,所述底座放置在底板上,所述底座表面两端沿中心位置呈向下倾斜设置,所述底座中部安装有侧板,所述底座表面均布有橡胶凸起,所述橡胶凸起剖面呈半圆形设置。该康复治疗用平衡杠容易调节,使用方便且具有按摩功能。
该专利虽然都设置有扶手装置,但在需要调节高度的时候,需要人多次手动拧松限制扶手高度的限行把手才能调节扶手的高度,而且扶手自身有一定的重量,康复训练患者多为行动不便人群,这对于他们来说调节不易,此外,该专利没有设置测力传感器,无法对患者在训练过程中上肢和下肢的发力情况进行评估,使训练具有盲目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工业大学,未经合肥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126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踏步平衡组合式训练器
- 下一篇:一种基于肌电信号的康复机器人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