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聚多巴胺包裹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水性指甲油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10923.9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4695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棒棒;周梦;许诺;贾海东;孙家宽;华卫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87 | 分类号: | A61K8/87;A61K8/84;A61Q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4006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多巴胺 包裹 水性 聚氨酯 散体 指甲油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多巴胺包裹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水性指甲油。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a)80~100重量份的聚多巴胺包裹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b)0.03~1重量份的流平剂;(c)0.03~1重量份的润湿剂;(d)0.03~1重量份的增亮剂;(e)0.03~1重量份的催干剂;(f)0.01~3重量份的增稠剂;(g)0.01~10重量份的珠光和/或色浆;(h)0~3重量份的助剂。该水性指甲油具备良好的快干性、光泽、硬度、附着力、耐水性等性能,无明显干湿色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水性指甲油,具体是一种基于聚多巴胺包裹水性聚氨酯分散体的水性指甲油。
背景技术
指甲油属彩妆系列中的一大类产品,具有美化修饰指甲的功能,目前人们使用的指甲油分为传统的溶剂型指甲油和新兴的水性指甲油。
传统的溶剂型指甲油含有大量的刺激性化学成份,如丙酮、甲苯等,这些都是有害物质,容易让指甲变干、变黄、变脆,影响人体健康并造成环境污染。溶剂型指甲油附着于指甲表面的原理是先将指甲表层破坏掉,在表面产生许多粗糙的小洞,指甲油渗入凹洞内。长期使用的话,色素容易沉淀,指甲易变黄、干裂,许多爱美的女性为此牺牲了健康。因此,水性指甲油应运而生。通常,水性指甲油以水、水性成膜剂、颜料和香精等添加剂搅拌混合而成。该类配方调配得当则可以得到低气昧、低刺激性、对化纤衣物和塑料不会产生溶解性腐蚀的环保安全指甲油。但目前的水性指甲油还不够成熟,仍然存在一些缺陷,比如光泽差、耐水性差、附着力差、干燥后指甲油表面会返粘等问题,无法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中国专利CN104758196B公开了一种基于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作为水性指甲油的方法,该方法能够提供快速干燥,高光泽,丰满度高的水性甲油产品,但该产品的附着性依赖环氧基硅烷偶联剂和氨基硅烷偶联剂的,但实践表明由于偶联剂在指甲油配方中含量极低,在指甲油在甲面上干燥成膜时,该偶联剂在配方中无法在甲油与指甲面间有效富集,并且由于偶联剂在水基的配方中亲水基团朝外分布,需要连接甲面的部分朝内,而且在水性指甲油干燥过程中偶联剂无法在指甲面上有效打开,因此该方法制备的指甲油无法达到与甲面的高效结合,使得甲油的附着性无法有效提升。且单独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成膜后易被水溶胀,进一步降低了甲油泡水后的附着力。
专利CN106074219B公开了一种依赖于聚氨酯与聚丙烯酸树脂复配成的指甲油,由于聚氨酯优异的耐寒性、弹性及耐候性,利用聚丙烯酸树脂的耐水性及硬度为甲油提供足够的耐水性,并通过聚丙烯酸成膜时的交联来进一步提升甲油的硬度,但该甲油由于甲油成膜时与甲面无法形成有效连接,因此最终甲油的附着不好,最终消费者接受程度不高。
水性指甲油虽然为未来指甲油产品的发展趋势,但是目前针对其相关研究还较少,我们迫切需要开发一款快干、高光泽、附着力好、耐水性强、硬度高的水性甲油产品,进而满足市场发展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性指甲油,其中,采用一种透明的由聚多巴胺包裹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作为主要成分,该水性指甲油具备良好的快干性、光泽、硬度、附着力、耐水性等性能,无明显干湿色差。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水性指甲油,由包括以下重量份的组分制得:
(a)80~100重量份,优选85~95重量份的聚多巴胺包裹的水性聚氨酯分散体;
(b)0.03~1重量份,优选0.1~0.5重量份的流平剂;
(c)0.03~1重量份,优选0.1~0.5重量份的润湿剂;
(d)0.03~1重量份,优选0.3~1重量份的增亮剂;
(e)0.03~1重量份,优选0.05~0.5重量份的催干剂;
(f)0.01~3重量份,优选0.5~2.5重量份的增稠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092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