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并列型仿生复眼窝区成像方法和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10127.5 | 申请日: | 2019-08-02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26762B | 公开(公告)日: | 2020-09-15 |
| 发明(设计)人: | 程阳;曹杰;郝群;王营博;闫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理工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2B3/00 | 分类号: | G02B3/00;G02B27/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正阳理工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639 | 代理人: | 毛燕 |
| 地址: | 10008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并列 仿生 复眼 成像 方法 系统 | ||
1.一种并列型仿生复眼窝区成像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采用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作为光学系统的成像器件;
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折射率nr分布为抛物线型,表示为:
其中n0为轴心折射率,A为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r为极半径;
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入射光线和出射光线满足式:
其中,r1为入射光线在渐变折射率透镜前端面的位置,r2为出射光线在渐变折射率透镜后端面的位置,z为渐变折射率透镜的长度,为入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为入射光线与光轴的夹角;
步骤二、为了缩小并列型仿生复眼成像系统的厚度,将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后端面设置为成像面;同时为了具有窝区成像效果,需要使得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不同的焦距,因此对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光学参数进行优化,优化方法如下:
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具有相同的直径d,则式中的出射光线在渐变折射率透镜后端面端的位置r2与光轴的距离为d/2,因此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相对孔径u的表达式为:
其中,f1为最中间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焦距、f2为次中间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焦距、fN为最边缘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焦距;每环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焦距可由式得到;
其中,n01、n02和n0N为最中间渐变折射率透镜、次中间渐变折射率透镜以及边缘渐变折射率透镜的轴心折射率,A1、A2和AN为最中间渐变折射率透镜、次中间渐变折射率透镜以及边缘渐变折射率透镜的折射率分布常数,z1、z2和zn为最中间渐变折射率透镜、次中间渐变折射率透镜以及边缘渐变折射率透镜的长度;
通过调节轴心折射率n0,折射率分布常数A以及长度z,改变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的焦距,使得相对孔径不同,即成像视场不同,达到窝区成像的目的。
2.一种并列型仿生复眼窝区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5)、光圈阵列(6)和平面图像传感器(7);光圈阵列(6)由若干个空心的方形凹槽构成;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5)置于光圈阵列(6)的凹槽位置;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和方形凹槽组成一个光学通道;每个光学通道对目标的部分小区域进行成像,成像在平面图像传感器(7)上;其中,为了实现窝区成像效果,需要使得每个渐变折射率透镜焦距不同,相对孔径不同,成像视场不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并列型仿生复眼窝区成像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渐变折射率透镜阵列(5)由若干个渐变折射率透镜(8)组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理工大学,未经北京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1012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