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修复五氯酚污染土壤的组合试剂及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9435.6 | 申请日: | 2019-08-02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5150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02 |
发明(设计)人: | 曹兴;邢汉君;冉启洋;李晶;聂芳;陈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9K17/40 | 分类号: | C09K17/40;B09C1/08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向群 |
地址: | 410000 湖南省长沙市岳麓***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修复 五氯酚 污染 土壤 组合 试剂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配表面活性剂强化高压旋喷工艺对五氯酚(PCP)污染土壤修复方法,该方法采用传统的高压旋喷工艺,首先将复配表面活性剂注射到待修复PCP污染土壤中进行预处理,然后再将氧化剂注射到土壤中完成修复。所述复配表面活性剂由鼠李糖酯、维生素C、磷酸盐、钾盐、聚丙烯酰胺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所述氧化剂为过硫酸钠和铁盐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按本发明方法对PCP污染土壤修复后,PCP去除率大于95%。本发明方法具有对环境的破坏很小,不产生二次污染,可以提高土壤肥力,不产生二次污染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土壤修复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修复五氯酚污染土壤的组合试剂及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五氯酚(PCP)的污染问题引起了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对其污染展开广泛的调查研究。五氯酚对环境污染的来源主要包括杀菌、杀虫以及除草剂的直接使用木材处理时的渗滤和挥发污水处理厂的氯化处理过程产生由其它农药或除草剂的降解产生。据估计,环境中的五氯酚存在于土壤、水体、沉积物中、大气沉降物和生物区。各种途径摄入的五氯酚,可经血液循环分布至全身各器官和组织,可引起人和动物的急性或慢性中毒。长期接触五氯酚引起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呼吸系统患疾,出现头痛、疲倦无力、恶心、呕吐、贫血、血细胞降低、淋巴细胞上升、乙酞胆碱醋酶活性下降。
通常条件下,五氯酚不易被氧化,也难于水解,挥发性很低,难以通过空气迁移。这也是我国红壤资源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另外,五氯酚有蓄积作用,在高有机质含量的酸性土壤或沉积物上具有很高的吸附性,强烈地吸附在土壤中,可被植物吸收通过生物富集而进入食物链,产生生物毒性。
五氯酚在土壤中的吸附作用非常复杂,与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土壤颗粒大小、渗透系数、pH值等均有关系。传统方法中,药剂难以较完全渗透到土壤中与其反应,造成药剂浪费,五氯酚去除效率较低。本发明针对性的提出了一种高效的五氯酚污染土壤修复组合试剂及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优化技术参数,得到一种强化高压旋喷工艺对五氯酚(PCP)污染土壤修复方法,在实际土壤污染修复中得到有效应用。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法实现的:
用于修复五氯酚污染土壤的组合试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解吸土壤中五氯酚的表面活性剂和用于氧化分解五氯酚的氧化剂;
所述表面活性剂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鼠李糖酯50~70份,维生素C10~20份,磷酸盐10~20份、钾盐5~10份、聚丙烯酰胺0.2~2份;
所述氧化剂包括铁盐和过硫酸盐。
所述表面活性剂选自下述任一组重量份组分配方:
鼠李糖酯50份,维生素C20份,磷酸盐20份、钾盐9.5份、聚丙烯酰胺0.5份;
鼠李糖酯60份,维生素C10份,磷酸盐15份、钾盐9.2份、聚丙烯酰胺0.8份;
鼠李糖酯65份,维生素C13.3份,磷酸盐15份、钾盐6份、聚丙烯酰胺0.7份;
鼠李糖酯68份,维生素C12份,磷酸盐12.5份、钾盐7份、聚丙烯酰胺0.5份;或,
鼠李糖酯70份,维生素C14.8份,磷酸盐10份、钾盐5份、聚丙烯酰胺0.2份;
鼠李糖酯52份,维生素C18份,磷酸盐19份、钾盐9.8份、聚丙烯酰胺1.2份;
鼠李糖酯55份,维生素C19份,磷酸盐18份、钾盐6.5份、聚丙烯酰胺1.5份;
鼠李糖酯63份,维生素C15份,磷酸盐14份、钾盐7.2份、聚丙烯酰胺0.8份;
鼠李糖酯62份,维生素C16份,磷酸盐16份、钾盐5.5份、聚丙烯酰胺0.5份;或,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恒凯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943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