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以及汽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8672.0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66335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1-17 |
发明(设计)人: | 李强;刘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P7/16 | 分类号: | F01P7/16;F01P11/16;F01P3/02;F01P3/18;F01P3/20;F01P5/10;F01P11/08;B60K1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李健;蒋爱花 |
地址: | 101300 北京市顺义区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冷却 循环 控制 模块 发动机 循环系统 以及 汽车 | ||
1.一种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循环控制模块包括第一阀体(10)、第二阀体(20)以及储液器,所述储液器限定独立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上形成有小循环水口(11)以及大循环水口(12),所述第二腔体上形成有暖风水口(21)、发动机机油冷却水口(22)以及变速器机油冷却水口(23),所述第一阀体(10)设置在所述第一腔体中以控制所述小循环水口(11)、所述大循环水口(12)的开启和闭合,所述第二阀体(20)设置在所述第二腔体中以控制所述暖风水口(21)、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水口(22)和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水口(23)的开启和闭合,所述暖风水口(21)、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水口(22)和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水口(23)沿所述第二腔体的壁面依次设置。
2.一种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汽缸组件、泵件(50)和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循环控制模块,所述第一腔体上形成有第一水口,所述第二腔体上形成有第二水口,所述小循环水口(11)和所述汽缸组件连通,所述大循环水口(12)和所述汽缸组件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热交换器(40),所述暖风水口(21)和所述汽缸组件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暖风芯体,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水口(22)和所述汽缸组件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发动机机油冷却器,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水口(23)和所述汽缸组件连通且两者之间设置有变速器机油冷却器,所述泵件(50)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水口、所述第二水口,所述泵件(50)的另一端连通所述汽缸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控制机构,所述控制机构用于控制所述第一阀体(10)以及所述第二阀体(20)的移动,以控制所述小循环水口(11)、所述大循环水口(12)、所述暖风水口(21)、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水口(22)和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水口(23)的开启和闭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包括第一温度传感器、第二温度传感器以及第三温度传感器,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发动机的水温,所述第二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发动机机油温度,所述第三温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汽车的变速器机油温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水温不超过特定温度T1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阀体(10)使得所述大循环水口(12)和所述小循环水口(11)均保持封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温度传感器检测到所述发动机的水温不超过特定温度T1时,根据汽车是否具有暖风需求,所述控制机构执行以下操作:
汽车具有暖风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阀体(20)使得所述暖风水口(21)保持开启,且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水口(22)和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水口(23)均保持关闭;
汽车不具有暖风需求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阀体(20)使得所述暖风水口(21)、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水口(22)和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水口(23)均保持关闭。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发动机冷却循环系统,其特征在于,限定特定温度T2>特定温度T1,当所述发动机的水温超过特定温度T2时,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一阀体(10)使得所述大循环水口(12)保持开启且所述小循环水口(11)保持关闭,所述控制机构控制所述第二阀体(20)使得所述暖风水口(21)、所述发动机机油冷却水口(22)和所述变速器机油冷却水口(23)均保持开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8672.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多传感耦合发动机温控系统
- 下一篇:自动温控流量的水泵调速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