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8395.3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4158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8 |
| 发明(设计)人: | 周正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安视眼镜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60Q1/14 | 分类号: | B60Q1/14 |
| 代理公司: | 杭州知瑞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71 | 代理人: | 张剑英 |
| 地址: | 200001 上海市黄浦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远近光 车身 路况 自动切换系统 灯光装置 行驶道路 定位器 驾驶 驾驶员驾驶汽车 手动切换装置 自动切换装置 汽车定位 手动切换 自动切换 上端 侧内壁 可定位 固连 汽车 | ||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端固连有定位器,通过所述定位器可定位到所述车身的位置并反映当前行驶道路的路况,所述车身内设有灯光装置,通过所述灯光装置可进行汽车远近光的切换,所述车身内设有驾驶腔,所述驾驶腔内设有手动切换装置,所述驾驶腔下侧内壁内设有自动切换装置,本发明通过对汽车定位来反映汽车当前行驶道路的路况,并通过路况来自动切换远近光,不需要人为操作,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也可以进行手动切换远近光,适合于新手驾驶员驾驶汽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领域,具体为一种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
背景技术
在晚上汽车行驶过程中,汽车的远近光开启情况会影响附近车辆驾驶员的驾驶状态,因此合理的切换远近光不仅关系到驾驶员的驾驶素质,而且影响到交通安全,现有车辆的远近光都是需要驾驶员人为操作的,但对于新手驾驶员来说,行驶过程中容易忘记切换远近光,导致发生交通事故,本发明阐述的一种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通过对汽车定位来反映汽车当前行驶道路的路况,并通过路况来自动切换远近光,不需要人为操作,在遇到特殊情况时,也可以进行手动切换远近光,适合于新手驾驶员驾驶汽车。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新手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经常会忘记切换远近光,可能会导致发生交通事故。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例设计了一种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本例的一种远近光自动切换系统,包括车身,所述车身上端固连有定位器,通过所述定位器可定位到所述车身的位置并反映当前行驶道路的路况,所述车身内设有灯光装置,通过所述灯光装置可进行汽车远近光的切换,所述车身内设有驾驶腔,所述驾驶腔内设有手动切换装置,所述驾驶腔下侧内壁内设有自动切换装置,所述自动切换装置通过连接带连接于所述灯光装置,所述自动切换装置电性连接于所述定位器,通过所述定位器可自动启动所述自动切换装置,进而通过所述连接带驱动所述灯光装置,所述手动切换装置转动连接于所述自动切换装置,手动驱动所述手动切换装置,进而可通过所述自动切换装置以及所述连接带驱动所述灯光装置。有益地,所述灯光装置包括设于所述车身内且开口向右的灯泡腔,所述灯泡腔内可转动的设有悬臂轴,所述悬臂轴周面上转动连接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右端固连有灯泡,所述悬臂轴周面上固连有聚光板以及散光罩,所述聚光板与所述散光罩之间形成球腔,所述连接板与所述灯泡位于所述球腔内,所述散光罩内左右贯通的固设有凹透镜,当所述凹透镜正对于所述灯泡时,所述灯泡可透过所述凹透镜向右侧发散的照射远光,所述聚光板内左右贯通的固设有玻璃板,当所述玻璃板正对于所述灯泡时,所述灯泡可透过所述玻璃板向右侧照射近光,所述灯泡腔后侧内壁内设有带轮腔,所述带轮腔内可转动的设有从动带轮,所述悬臂轴后端固连于所述从动带轮,所述连接带右端连接于所述从动带轮,所述连接带左端连接于所述自动切换装置,启动所述自动切换装置,进而通过所述连接带带动所述从动带轮转动,进而通过所述悬臂轴带动所述散光罩以及所述聚光板转动,进而可切换所述灯泡的远近光照射情况。
可优选的,所述灯泡腔与所述带轮腔内壁之间设有检测腔,所述悬臂轴穿过所述检测腔,所述悬臂轴周面上左右对称且固连有感应块,所述检测腔左侧内壁上固连有探头,所述探头电性连接于所述自动切换装置,当左侧的所述感应块正对于所述探头时,此时汽车开启近光灯,当右侧的所述感应块正对于所述探头时,此时汽车开启远光灯。
可优选的,所述灯泡腔内固设有保护罩,所述保护罩位于所述散光罩以及所述聚光板右侧,所述保护罩保护所述灯泡,所述保护罩为透明材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安视眼镜有限公司,未经上海安视眼镜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839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