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除味杀菌AB剂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7811.8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8104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21 |
发明(设计)人: | 肖天存;曹春莉;陈浩逸;张钢;黄瑜;刘伟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55/10 | 分类号: | A01N55/10;A01N59/00;A01N59/16;A01N33/04;A01N35/02;A01N55/02;B01D53/78;B01D53/58;B01D53/52;B01D53/48;A01P3/00;A01P1/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李悦 |
地址: | 510000 广东省广州市广州高新技术产业***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杀菌 ab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除味杀菌AB剂,包括配合使用的A剂和B剂,A剂的活性组分是一种或者多种有机酸锌盐,B剂的活性成分包括有机硅季铵盐、二氧化氯、肉桂醛、甲基铵盐以及纳米银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A剂中的活化锌离子能与臭味中的氮、硫等原子发生键合反应,从而起到除臭的作用;先使用A剂进行除味处理再使用B剂进行杀菌操作,能起到抑制臭味再生的作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气净化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除味杀菌AB剂。
背景技术
人一生中在室内生活的时间平均占70~90%,室内空气质量是影响人体健康和思想情绪的重要因素。人的嗅觉十分灵敏,恶臭可引起呼吸障碍,诱发头疼、恶心、心血管、神经功能减退等疾病,对人类健康有极大的危害。
目前,国内外消除臭味的一般方法有掩盖法、吸附法、臭氧除臭、金属氧化物或者酶反应除臭等。掩盖法除臭是用一些怡人的芳香剂掩盖臭味,但是当芳香剂挥发后,臭气分子依然存在,不能彻底消除;吸附法除臭是用一些类似活性炭、硅藻土的多孔物质吸附住臭气分子,该方法的缺点是吸附具有选择性,如活性炭对氨气、三甲胺等胺类物质的消臭作用就极不理想。而且活性炭需要定期更换或者再生,成本较高;利用臭氧或者酶反应除臭的可行性不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除味杀菌AB剂,该除味杀菌AB剂安全无毒,A剂和B剂配合使用能起到除味除菌,抑制臭味再生的作用。
本发明的目的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除味杀菌AB剂,包括配合使用的A剂和B剂;
A剂包括有机酸锌盐、增溶剂、pH调节剂、表面活性剂和去离子水,其中,有机酸锌盐占A剂的2-10wt%,增溶剂占A剂的1-5wt%,表面活性剂占A剂的0.5-2wt%,pH调节剂用于将pH值调节至8-10;
B剂包括活性成分和去离子水,活性成分包括有机硅季铵盐、二氧化氯、肉桂醛、甲基铵盐以及纳米银化合物中的一种或几种,活性成分占B剂的0.5-5 wt%。
具体地,有机酸锌盐在去离子水中电离出锌离子后,活化的锌原子可以和臭味中的氮、硫原子反生键合反应形成强化合键,从而消除臭味。增溶剂与有机酸锌盐有协同作用,能提高有机酸锌盐在去离子水的溶解度,增加金属活性位的分散程度,能够显著提升锌离子的活性。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减少A剂溶液的表面张力,A剂以喷雾形式喷出后迅速形成液膜,液滴不会凝聚,锌离子活性位分散程度增大,能与更多的氮、硫原子发生键合反应,提高除臭效果。A 剂的作用是除味,B剂的作用是杀菌,先使用A剂进行除味处理后再使用B剂进行杀菌操作,能抑制臭味再生,起到长效处理的作用。
进一步,所述A剂的有机酸锌盐包括蓖麻油酸锌、葡萄糖酸锌、甘草锌、醋酸锌、柠檬酸锌、氨基酸锌和乳酸锌中的一种或几种。特别地,蓖麻油酸钠也可以和臭味中的氮、硫原子发生键合反应从而消除臭味。
再进一步,所述A剂的增溶剂包括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钠、氨基三亚甲基膦酸钠衍生物、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乙二胺四亚甲基膦酸钠衍生物、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钠、二乙烯三胺五甲叉膦酸钠及其衍生物衍生物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A剂的pH调节剂包括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中的一种或几种。精氨酸、赖氨酸和组氨酸均属于碱性氨基酸,安全无毒,其含有的氨基在弱碱性环境中是良好的锌离子催化剂,使锌离子与氮和硫反应的速度加快。
再进一步,所述A剂的表面活性剂包括OP-10、吐温-80、三乙醇胺、乳酸、丙二醇和丙三醇中的一种或几种。
进一步,所述A剂还包括环糊精和香料醛,香料醛为草莓醛和/或香兰素,其中环糊精占A剂1-2wt%,香料醛占A剂的0.01-0.5%。草莓醛和香兰素是香料,环糊精具有缓解释放气体分子,延长香味持续时间的作用。环糊精和香料醛的组合能延长香味持续时间,从而提高除臭效果。在具体应用中,还能用环糊精衍生物替换环糊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广州博能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781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