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电机转子导条立式侧置涨紧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7542.5 | 申请日: | 2019-08-0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23904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11 | 
| 发明(设计)人: | 杨振中;郑宇华;艾润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K15/00 | 分类号: | H02K15/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王晓坤 | 
| 地址: | 412000 湖***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转子工件 机身底座 涨紧 滚压机构 水平旋转 支撑柱 导条 电机转子导条 滚压 旋转机构 涨紧装置 侧置 垂向 升降 安全隐患 均匀一致 铁芯沟槽 形变 支撑 冲头 紧抵 驱动 | ||
本发明公开一种电机转子导条立式侧置涨紧装置,包括机身底座、立设于所述机身底座表面上并用于垂向支撑转子工件的支撑柱、可水平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端面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工件水平旋转的旋转机构,以及可垂向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机身底座的表面上、用于与所述转子工件上的各根导条紧抵以通过往复滚压使其涨紧在铁芯沟槽内的滚压机构。本发明通过支撑柱对转子工件形成稳定的支撑,并通过旋转机构式转子工件产生水平旋转,同时利用滚压机构在机身底座表面上的垂向往复升降,使得滚压机构对转子工件上的各根导条进行逐根滚压和涨紧,最终使得转子工件上的所有导条达到均匀一致的形变和涨紧程度,消除了冲头涨紧方式带来的安全隐患。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机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机转子导条立式侧置涨紧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中国机械工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机械设备已得到广泛使用。
在机械上涉及旋转运动的场合常常需要借助电动机实现,三相异步电机是感应电动机的一种,是靠同时接入380V三相交流电流供电的一类电动机。鼠笼式电动机是三相异步电动机的一种,鼠笼式转子即鼠笼电动机的转动部分,一般是在转子铁心上笼型的槽内铸有铜制或铝制的转子线圈。
交流电机鼠笼转子的铜导条需涨紧固定在转子铁芯沟槽内,以免铜导条在转子制作及电机运行过程中产生轴向位移。铁芯沟槽一般沿轴向开设在转子的周向侧面上,导条分布在各个铁芯沟槽内,数量较多,涨紧工作量较大。
现有的导条涨紧方法主要有两种,手持式风动冲击涨紧、设备点动冲击涨紧。其中,手持式风动式是由人工手持风动冲击枪装备冲头,对转子导条进行全长冲紧,在涨紧完一件导条后,手动旋转转子,对下一件导条进行作业,其转子涨紧范围、涨紧压力由人工控制。而设备点动涨紧是由专用设备装备冲头,对转子导条进行点动式冲紧,其涨紧范围、涨紧压力、转子旋转分度、轴向往复运动由设备自动控制。然而,通过人工采用风动式冲头进行冲击涨紧的方式,劳动强度过大,且导条的涨紧深度不稳定,质量参差不齐。而通过设备点动冲击涨紧的方式,在进行窄槽口导条涨紧时,易产生冲头崩裂现象,存在人身、产品安全隐患,并且对导条进行点动冲击时,容易导致导条的形变量不均匀、不可控,同时容易在导条表面形成波浪起伏状的形变层,导条的涨紧效果不佳,涨紧程度不均匀。
因此,如何提高电机转子导条的涨紧效率,保证各根导条的涨紧程度均匀一致及涨紧形变均匀连续,消除涨紧作业过程中由涨紧冲头带来的安全隐患,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面临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导条立式侧置涨紧装置,能够提高电机转子导条的涨紧效率,保证各根导条的涨紧程度均匀一致及涨紧形变均匀连续,消除涨紧作业过程中由涨紧冲头带来的安全隐患。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机转子导条立式侧置涨紧装置,包括机身底座、立设于所述机身底座表面上并用于垂向支撑转子工件的支撑柱、可水平旋转地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端面上并用于驱动所述转子工件水平旋转的旋转机构,以及可垂向升降地设置于所述机身底座的表面上、用于与所述转子工件上的各根导条紧抵以通过往复滚压使其涨紧在铁芯沟槽内的滚压机构。
优选地,所述旋转机构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端面上的旋转底座、设置于所述支撑柱的端面上并用于驱动所述旋转底座进行水平旋转的旋转驱动电机;所述旋转底座上设置有用于装夹所述转子工件的安装槽。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内部中空,以在安装所述转子工件时将其尾端插入其中;所述旋转底座的中间部分开设有贯通孔,以供所述转子工件的尾端通过。
优选地,所述贯通孔的内壁上压装有用于夹紧所述转子工件的尾端以使其轴向与自身轴向共线的导向套。
优选地,所述支撑柱的内部通孔中设置有用于沿垂向拉紧所述转子工件的尾端以使其首端的底部端面压紧在所述旋转底座的表面上的拉紧机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未经中车株洲电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754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