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触摸传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6530.0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94983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发明(设计)人: | 权度亨;鲁圣辰;朴祥辰;柳汉太;李俊九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G02F1/1333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达信恒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91 | 代理人: | 何月华 |
地址: | 韩国全***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触摸 传感器 | ||
本发明涉及触摸传感器。根据本发明的触摸传感器包括沿第一方向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一感测电极单元以及沿与所述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形成在基板上的第二感测电极单元。多个精细刻蚀图案形成在包括在所述第一感测电极单元和所述第二感测电极单元中的单元透明电极的边界部分中。每个单元透明电极可以具有连接多边形的顶点的曲线的一部分被去除的形状。相邻的单元透明电极可以彼此电连接。根据本发明,可以防止由于形成有透明电极的电极区域与未形成有透明电极的电极间区域之间的光学特性不同而导致的透明电极对用户可见,并且还可以防止由透明电极引起的透光率的减小以及由于莫尔现象导致的光学质量的降低。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触摸传感器。更具体地,本发明涉及这种触摸传感器,该触摸传感器通过在透明电极中形成以多个精细刻蚀图案为特征的单元透明电极(unit transparentelectrode)以便改善可见度和透光率,从而能够防止由于透明电极而导致的透光率的减小以及由于莫尔(moiré)现象而导致的光学质量的降低,同时还能够防止由于形成透明电极的电极区域与没有透明电极形成的电极间区域之间的光学特性的不同而导致的透明电极不必要地对用户可见。
背景技术
触摸传感器是在用户通过他或她的手指或触摸笔接触正在屏幕上显示的图像时,能够响应于该接触来检测触摸点的设备。触摸传感器被制造成安装在显示设备(诸如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有机发光二极管(organic light-emittingdiode,OLED)等)上的结构。
通常,这类触摸传感器包括触摸感测区域,该触摸感测区域包括在彼此交叉的方向上形成的透明电极,该透明电极作为用于感测用户的触摸操作的部件。可以将触摸感测区域分为存在透明电极的电极区域和不存在透明电极的电极间区域。
由于电极区域和电极间区域具有不同的光学特性(包括透射率和反射率),所以电极区域和电极间区域可以彼此不同,从而可能不必要地对用户可见。
此外,由于电极区域与电极间区域相比具有相对低的透射率,因此触摸传感器的图案可能对用户是可见的。
下面将详细描述这种传统的问题。
图1为传统触摸传感器的截面图,图2A和图2B为示出图1中公开的传统触摸传感器的示例性上部形状的示图,以及图3为示出由于图1中公开的传统触摸传感器中的透明电极产生的空间频率的低频分量导致透明电极对用户可见的原理的示图。图3的空间频率的单位为周/度(cycle per degree,CPD)。
参见图1至图3,传统的触摸传感器包括由氧化铟锡(indium tin oxide,ITO)制成并在第一方向上形成在基板1上的第一感测电极2、由ITO制成并在与第一方向交叉的第二方向上形成的第二感测电极3、被配置为使第一感测电极2与第二感测电极3绝缘的绝缘层4、由ITO制成并被配置为连接两个这种第二感测电极3的桥接图案5、以及器件保护层6。图2A示出了形成有第一感测电极2和第二感测电极3的示例性上部形状,图2B示出了除了形成有第一感测电极2和第二感测电极3外还形成有桥接图案5的示例性上部形状。
对于传统的触摸传感器,ITO具有取决于厚度的光学特性(诸如透射率/反射率、透明/反射色感等)的差异。因此,在形成有ITO的电极区域和没有ITO形成的电极间区域之间产生光学特性的差异,并且透射光和反射光使得ITO图案对用户可见。
此外,由于具有大间距和大厚度的ITO被应用到桥接图案5以确保通道电阻,所以当外部光发射到触摸传感器时,桥接图案5对用户可能是可见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未经东友精细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653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