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5944.1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668633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1-10 |
| 发明(设计)人: | 刘军;张迪;孙少龙;高兴旺;王闯道;王英惠;韩珊珊;宫建瑞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9/14 | 分类号: | C02F9/14;C02F101/16;C02F101/30 |
| 代理公司: | 32242 江苏银创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李挺 |
| 地址: | 210000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餐厨垃圾 分选 废水处理系统 预处理 餐厨垃圾处理 废水处理工艺 后续处理系统 生活垃圾焚烧 污泥脱水系统 污泥浓缩池 预处理系统 废水混合 运行成本 组合工艺 调节池 反硝化 高负荷 好氧池 缺氧池 填埋 投资 焚烧 废水 消化 替代 申请 | ||
1.一种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其特征在于,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包括调节池、UASB反应器、缺氧池、好氧池、MBR系统、NF系统、污泥浓缩池及污泥脱水系统;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工艺为预处理+UASB+反硝化+消化+MBR+NF组合工艺,具体包括如下操作步骤:
(1)餐厨垃圾经过预处理产生的废水进入调节池,通过曝气进行均质混合,然后提升进入预处理系统进行预处理,餐厨垃圾分选产生的固相物质送去填埋或者焚烧,不与废水混合;
(2)将预处理后的废水输送至UASB反应器内,通过底部布水系统均匀分配,同时通过回流泵进行内回流搅拌,使反应器内部泥水混合液具有一定的上升流速,保证传质速率;通过UASB反应器中厌氧微生物的作用,去除废水中的大部分有机物,同时将有机氮转化为氨氮,用于后续消化和反硝化反应;
(3)将UASB反应器出水依次进入缺氧池和好氧池,在缺氧池和好氧池之间设置回流管线,进行反消化和硝化脱氮反应,并且同时去除废水中的有机物;
(4)好氧池出水进入MBR系统,通过膜进行过滤,去除污染物,同时进行泥水分离;
(5)MBR系统出水进入纳虑系统,通过比MBR系统内的膜更小孔径的膜进行过滤,去除水中的污染物,保证出水达标排放;
(6)将UASB反应器、缺氧池和好氧池产生的剩余污泥通过污泥泵排入污泥浓缩池,污泥浓缩后进入污泥脱水系统进行污泥脱水处理;污泥脱水系统产生的废水进入前端的调节池,产生的脱水污泥进行填埋或者焚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池底部设有曝气搅拌装置,废水在调节池停留时间为12~48小时;经调节后的废水满足水质指标:COD为6万~12万mg/L、SS为2万~4万mg/L,氨氮为200~600mg/L,总氮为1000~20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处理系统包括混凝、絮凝和离心;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依次进行混凝、絮凝和离心处理,用于去除废水中的SS及油脂,使之满足UASB反应器的进水要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ASB反应器为立式圆桶型结构,其上设有甲烷收集和净化装置;所述UASB反应器设有保温系统,用于维持UASB反应器内温度在35~40℃;所述UASB反应器设有排泥口,所述排泥口通过厌氧池排泥泵与污泥浓缩池连接,定期排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UASB反应器进水PH维持在3.5~4.5之间;启动阶段调节回流比,即回流水量和进水量比值为10~20,达到设计负荷后调节回流水量和进水量比值为5~15;所述UASB反应器体积负荷为8~15kgCOD/(m3·d)。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好氧池配备有射流曝气装置和鼓风机;所述射流曝气装置和鼓风机用于控制好氧池溶解氧含量在2~4mg/L范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缺氧池、好氧池及MBR系统的污泥浓度为8000~15000mg/L。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餐厨垃圾分选废水处理系统与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MBR系统为外置式,设置有污泥回流口和排泥口,污泥回流口通过污泥回流泵和反硝化池连接;排泥口通过排泥泵与污泥浓缩池连接,定期排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万德斯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5944.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