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酸性气体脱除尾气中CO含量的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5671.0 | 申请日: | 2019-08-0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83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5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吴德民;魏蒙;褚永良;诸奇滨;赵国忠;李克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18 | 分类号: | B01D53/18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刘凤钦;张群 |
地址: | 315103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酸性 气体 脱除 尾气 co 含量 控制 方法 | ||
1.一种酸性气体脱除尾气中CO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来自酸性气体脱除净化工艺吸收塔的富CO2甲醇和富H2S甲醇分别进入一级闪蒸塔的富CO2甲醇闪蒸段和富H2S甲醇闪蒸段,将溶解在富甲醇溶液中的有效气H2和CO解吸出来;
从富CO2甲醇闪蒸段和富H2S甲醇闪蒸段底部分别通入一股气提气体,在减压闪蒸和气体气提作用下,富CO2甲醇闪蒸段闪蒸出的闪蒸气①和富H2S甲醇闪蒸段闪蒸出的闪蒸气经汇合成闪蒸气②后输出;
从富CO2甲醇闪蒸段底部离开的富CO2甲醇进入再吸收塔上部的低压闪蒸段,在此富CO2甲醇中的二氧化碳被最大程度的解吸并输出;从富H2S甲醇闪蒸段底部离开的富H2S甲醇进入再吸收塔下部的气提再吸收段,再吸收塔下部的气提再吸收段具有氮气通入,在此通过减压闪蒸和氮气气提的作用,将富H2S甲醇中的CO2解吸出来,而一同被解吸出来的硫化物则被低压闪蒸段流至再吸收段的富CO2甲醇溶液再次吸收,最终在塔底得到富集;
在低压闪蒸和氮气气提作用下,塔底富甲醇溶液中的CO2被最大程度解吸,同时剩余在富甲醇溶液中的CO和H2也被解吸了出来,解吸气于低压闪蒸段和气提再吸收段的顶部汇合后作为装置的尾气排放大气,该尾气的主要成分有CO2、N2及微量的有效气H2、CO、总硫和甲醇;
所述一级闪蒸塔与再吸收塔之间设置有能对来自一级闪蒸塔的富CO2甲醇和富H2S甲醇进一步处理的二级闪蒸结构;
所述二级闪蒸结构包括第一二级闪蒸罐及第二二级闪蒸罐,所述第一二级闪蒸罐的输入端与一级闪蒸塔的富CO2甲醇闪蒸段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二级闪蒸罐的输出端与再吸收塔上部的低压闪蒸段相连接,所述第二二级闪蒸罐的输入端与一级闪蒸塔的富H2S甲醇闪蒸段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二二级闪蒸罐的输出端与再吸收塔下部的气提再吸收段相连接;
从第一二级闪蒸罐闪蒸出的闪蒸气③和第二二级闪蒸罐闪蒸出的闪蒸气④经汇合后形成低压闪蒸气,经循环气压缩机压缩后返回吸收塔中;
所述一级闪蒸塔中富CO2甲醇闪蒸段和富H2S甲醇闪蒸段的闪蒸压力控制在1.9-2.3Mpa;
所述富CO2甲醇闪蒸段闪蒸出的闪蒸气①和富H2S甲醇闪蒸段闪蒸出的闪蒸气经汇合成闪蒸气②后作为装置燃料气送出界区;
所述第一二级闪蒸罐及第二二级闪蒸罐中的闪蒸压力控制在0.999-1.3Mpa;
所述再吸收塔中低压闪蒸段及气提再吸收段的压力均控制在0.12-0.3Mp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气体脱除尾气中CO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级闪蒸罐的输入端与一级闪蒸塔的富CO2甲醇闪蒸段底部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所述第二二级闪蒸罐的输入端与一级闪蒸塔的富H2S甲醇闪蒸段底部相连接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换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酸性气体脱除尾气中CO含量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从一级闪蒸塔富CO2甲醇闪蒸段和富H2S甲醇闪蒸段底部离开的富CO2甲醇和富H2S甲醇经进一步冷却后,送入二级闪蒸结构进一步闪蒸,经二级闪蒸后,从第一二级闪蒸罐底部离开的富CO2甲醇和第二二级闪蒸罐底部离开的富H2S甲醇分别送入再吸收塔的低压闪蒸段和气提再吸收段进一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石化宁波工程有限公司;中石化宁波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5671.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