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保湿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4724.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29470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7-29 |
发明(设计)人: | 孟宏;刘盼玉;曲召辉;刘有停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和康美(北京)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K8/9717 | 分类号: | A61K8/9717;A61K8/34;A61K8/42;A61K8/44;A61K8/49;A61K8/60;A61K8/73;A61K8/88;A61Q19/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2401 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湿 组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长效保湿作用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保湿组合物包括以下成分:甘油、皱波角叉菜、聚谷氨酸钠、透明质酸钠、L‑丝氨酸、吡咯烷酮羧酸钠、甜菜碱和pH调节剂。基于保湿组合物的总重量,所述甘油为0.001‑40wt%,和/或所述皱波角叉菜为0.01‑5wt%,和/或所述聚谷氨酸钠为0.01‑5wt%,和/或所述透明质酸钠为0.01‑5wt%,和/或所述L‑丝氨酸为0.01‑2wt%,和/或所述吡咯烷酮羧酸钠为0.001‑15wt%,和/或所述甜菜碱为0.001‑15wt%,和/或所述pH调节剂为0.001‑5wt%。经实验证实,本发明保湿组合物具有长效保湿效果,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及肤感,在护肤品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护肤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保湿功效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皮肤具有吸湿性能和保湿能力是由于皮肤表层内含有天然保湿因子,但由于环境等各种原因影响,皮肤表层脂类屏障受损,天然保湿因子易流失,造成皮肤的干燥、脱屑现象。
针对这一问题,很多保湿型护肤品通过加入保湿剂以达到即时保湿效果,但随着时间增长,直接涂抹的保湿剂大部分流失而未被充分利用,导致产品保湿效果很快便明显降低,多数保湿类产品无法做到长效保湿,必须频繁使用保湿产品才能达到一定的保湿效果,极大的提高了保湿成本。并且,尽管已有多种成分如L-丝氨酸、吡咯烷酮羧酸钠可作为天然保湿因子进行使用,但其组合使用过程中并不能达到很好的协同增效效果。
为了减少保湿成分的流失,提升保湿效果,已有保湿产品多单独采用透明质酸钠或纤维素等大分子物质成膜达到保湿功效,但事实证明这种方法大多也只能起到短时保湿功效,很难达到长效保湿。尽管大分子物质可以复配使用,但其混合体系通常不稳定,体系粘度较大,应用效果较差。因此,市场上很少有人将多种大分子载体复配使用制备保湿制剂。
如何获得稳定性强且能达到长效保湿效果的产品成为本领域研发的重点。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含有大分子复合物的、具有长效保湿效果的组合物,并提供了该保湿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将多种大分子与保湿成分复配,得到稳定性强、肤感好,且具有强缓释作用的保湿组合物,解决了天然保湿因子等小分子保湿剂难以在皮肤表面发挥长效保湿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发明思路为:皱波角叉菜分子结构上具有半酯式硫酸基,聚谷氨酸钠侧链上含有大量羧基,可以与氨基酸类成分相互作用。聚谷氨酸钠、皱波角叉菜、透明质酸钠在水环境中可形成稳定的网状结构,可作为载体容纳多种物质成分,同时结合保湿剂成分作用于皮肤,具有长效保湿作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长效保湿组合物,其包括:甘油、皱波角叉菜、聚谷氨酸钠、透明质酸钠、L-丝氨酸、吡咯烷酮羧酸钠、甜菜碱和pH调节剂。
根据本发明的一些优选实施方式,以本发明组合物的总重量计,所述甘油为0.001-40wt%,和/或所述皱波角叉菜为0.01-5wt%,和/或所述聚谷氨酸钠为0.01-5wt%,和/或所述透明质酸钠为0.01-5wt%,和/或所述L-丝氨酸为0.01-2wt%,和/或所述吡咯烷酮羧酸钠为0.001-15wt%,和/或所述甜菜碱为0.001-15wt%,和/或所述pH调节剂为0.001-5wt%。
根据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聚谷氨酸钠为分子量≥50万Da,例如可以是50-300万Da范围内,如50万Da、80万Da、100万Da、150万Da、250万Da等。
根据本发明一些优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皱波角叉菜为分子量≥80万Da,例如可以是80-600万Da范围内,如100万Da、150万Da、200万Da、500万Da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和康美(北京)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太和康美(北京)中医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472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