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4263.3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9175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9 |
| 发明(设计)人: | 孙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旺 |
| 主分类号: | H02M5/22 | 分类号: | H02M5/22 |
| 代理公司: | 北京知呱呱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77 | 代理人: | 盛明星 |
| 地址: | 068354 河北省承德***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自激多谐振荡器 电压输出控制 工频变压器 工频电压 可调 电压传输 模块电连接 电路电能 电压调节 工作效率 开关损耗 输出电流 用电设备 输出差 差频 做功 | ||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工频电压的工频变压器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工频电压产生差频电压的自激多谐振荡器模块、用于向用电设备输出差频电压的实用电压传输模块;其中,所述工频变压器模块、所述自激多谐振荡器模块以及所述实用电压传输模块电连接。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优点在于工频电压峰值时,输出电流为最大值,即峰值可以做功,同时能够通过调节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精确的电压调节,结构简单,且无开关损耗,从而提高了电路电能工作效率和工频变压器的利用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电路电压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目前,通电线路传输过程中的电压通常为220V或者110V,然而,日常生活中一些小家电(比如豆浆机、果汁机、音响、蓄电池等用电设备)的电路板供电使用电压通常比较低,尤其是,在对蓄电池进行充电过程中,因此,通常需要使用降压设备对电压进行调节。工频变压器又被称为低频变压器,工频变压器可以将220V或者110V工频高压变换成工频低压,供小家电的电路板供电使用。但是,目前的工频变压器尤其是大功率工频变压器其在待机状态下的功耗非常大。
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一种结构简单、能耗较低的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工频变压器电压峰值无法做功,使得电路工作效率低下,功耗较高,结构复杂,且安全性较差,导致用户使用体验较差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包括:用于产生工频电压的工频变压器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工频电压产生差频电压的自激多谐振荡器模块、用于向用电设备输出差频电压的实用电压传输模块;所述工频变压器模块、所述自激多谐振荡器模块以及所述实用电压传输模块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激多谐振荡器模块包括:第一电容器件、第二电容器件、用于保护电容的电阻器件以及自激多谐振荡器线圈;其中,所述第一电容器件、所述第二电容器件、所述用于保护电容的电阻器件以及所述自激多谐振荡器线圈电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器件和所述第二电容器件通过通电线路并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电容器件和所述第二电容器件通过通电线路串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工频变压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自激多谐振荡器模块的输入端通过通电线路连接;所述自激多谐振荡器模块的输出端与所述实用电压传输模块的输入端通过通电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还包括:用于控制所述电压输出控制系统中电路开闭的隔离式开关电源模块;所述隔离式开关电源模块与所述工频变压器模块通过通电线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电阻器件与所述第一电容器件或第二电容器件通过通电线路并联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自激多谐振荡器线圈的输出端通过通电线路连接用电设备。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可调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的电压输出控制系统,优点在于工频电压峰值时,输出电流为最大值,即峰值可以做功,同时能够通过调节自激多谐振荡器实现精确的电压调节,结构简单,且无开关损耗,从而提高了电路电能工作效率和工频变压器的利用率。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旺,未经孙旺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426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隔离变换器及其输出电压控制方法
- 下一篇:电力变换装置以及异常检测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