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主机与平台服务器的通讯方法及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4232.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1789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3-22 |
发明(设计)人: | 何春芳;梁锦华;朱小珍;张榕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67/60 | 分类号: | H04L67/60;H04L67/1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孙乳笋;王涛 |
地址: | 10014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主机 平台 服务器 通讯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主机与平台服务器的通讯方法及系统。所述方法包括:通讯接收单元接收服务请求数据;通讯接收单元根据内存单元中客户端进程处理状态,随机选取一处理状态为空闲的客户端进程,将服务请求数据写入内存单元;客户端通讯单元读取内存单元中的服务请求数据,将服务请求推送至平台服务器,并接收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将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写入内存单元;通讯接收单元从内存单元中读取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本发明采用主机直连平台服务器的通讯模式,实现点到点直连通讯,无任何中间通讯节点,使得整个通讯过程更简单,通讯效率更高,消耗更低,实现主机访问平台服务器的高时效及低消耗,缩短整体响应时间,节省资源的投入成本。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主机与平台服务器通讯的技术领域,尤指一种主机与平台服务器的通讯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兴起,银行快捷支付业务需求迎来爆发式增长,其所带来的交易量也将越来越大,这对银行系统处理能力的要求将越来越高,传统银行系统面临的挑战也将越来越大。目前国内传统银行基本上都用IBM主机作为核心银行系统,大部分交易都需要主机与平台之间进行多次交互并需要经过多个通讯节点才能顺利完成,主机与平台之间通讯效率高,交易的响应时间就会相应地减少,在相同的IT资源前提下,单位时间内处理的交易量就更多,因此主机与平台的通讯效率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整个银行系统的处理能力。所以如何提高主机与平台的通讯效率,将成为提高银行系统处理能力,适应未来银行业务发展的关键。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主机与平台服务器的通讯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通讯接收单元接收服务请求数据;
所述通讯接收单元根据内存单元中客户端进程处理状态,随机选取一处理状态为空闲的客户端进程,将所述服务请求数据写入所述内存单元;
客户端通讯单元读取所述内存单元中的服务请求数据,将所述服务请求推送至平台服务器,并接收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将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写入所述内存单元;
所述通讯接收单元从所述内存单元中读取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方法还包括:所述通讯接收单元读取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后,将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发送至主机应用程序。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服务请求数据写入所述内存单元之后还包括:所述通讯接收单元修改第一内存地址的值;所述客户端通讯单元处于阻塞状态,在监听到所述第一内存地址的值发生变动后,解除阻塞状态。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写入所述内存单元之后还包括:所述客户端通讯单元修改第二内存地址的值;所述通讯接收单元处于阻塞状态,在监听到所述第二内存地址的值发生变动后,解除阻塞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主机与平台服务器的通讯系统,所述系统包括:通讯接收单元、内存单元及客户端通讯单元;
所述通讯接收单元接收服务请求数据后,根据所述内存单元中客户端进程处理状态,随机选取一处理状态为空闲的客户端进程,将所述服务请求数据写入所述内存单元,利用所述客户端进程与所述客户端通讯单元通过所述内存单元进行数据交互;
所述内存单元为各客户端进程分配对应的内存空间,各内存空间内存储通讯接收单元与客户端通讯单元的阻塞监听信息、客户端进程处理状态信息、服务请求数据及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
所述客户端通讯单元启动客户端进程,为各客户端进程与平台服务器建立长连接通讯,依据所述内存单元中的阻塞监听信息,读取所述内存单元中的服务请求数据,并利用所述服务请求数据与所述平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
可选的,在本发明一实施例中,所述通讯接收单元还用于在读取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后,将所述平台服务器返回数据发送至主机应用程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423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