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处理钢铁行业循环水排污水电吸附浓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4124.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7310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22 |
发明(设计)人: | 刘璞;舒纯;张垒;王丽娜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 |
代理公司: | 湖北武汉永嘉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2102 | 代理人: | 钟锋 |
地址: | 43008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浓水 钢铁行业 循环水排污 电吸附 吸附 循环水排污水 水电 零液体排放 软化预处理 芬顿氧化 工序配置 工业应用 净循环水 设备结构 生产用水 脱盐处理 维护维修 絮凝沉淀 循环系统 运行费用 工艺流程 排污水 盐离子 钢铁厂 产水 冲渣 进水 可控 去除 脱盐 过滤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钢铁行业循环水排污水电吸附浓水的方法。该方法将电吸附技术脱盐处理钢铁厂各工序端净循环水排污水时产生的浓水,通过过滤、软化预处理、芬顿氧化和絮凝沉淀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浓水既可作为电吸附进水继续脱盐后,产水回用到各工序净循环系统,也可直接用于冲渣、拌矿等要求不高的生产用水,实现钢铁行业循环水排污水近零液体排放。该方法工序配置合理,可高效去除浓水中的盐离子,降低COD含量,工艺流程短,设备结构简单,维护维修方便,运行费用可控,适用范围广,易于工业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工业废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处理钢铁行业循环水排污水电吸附浓水的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用水量中70%以上是工业循环冷却水,循环冷却水重复利用,不仅可以缓解城市供水紧张,降低企业用水成本,而且可以减轻排水设施负担和减少对环境污染,对土壤及地表水和地下水造成破坏,所以提高循环水的重复利用率和努力实现“零排放”已经势在必行。而对于提高循环水利用率,其含盐量是主要的限制指标之一,循环水中可溶性无机盐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因此废水脱盐是循环水重复利用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工艺环节。
电吸附脱盐技术是一种新型的脱盐技术,其具有高除盐率、低能耗、运行简单及抗污染能力强等优点。电吸附技术和传统脱盐工艺相比主要胜在性价比、设备养护和运行成本上,前者对于待处理的水质要求不高,且具有相对产水效率高、脱盐预处理简洁、操作养护方便且稳定,以及能耗低等特点,此外不需添加额外的药剂,因而使其浓缩水可以避免二次污染。采用电吸附技术对循环水排污水脱盐已是很常规技术,电吸附过程一般会产生70-75%左右的产水,可回用于生产过程,但是也会产生30%左右的浓水,其电导率、硬度和COD通过累积都相应增加,污染物也因而比系统进水高了2-3倍。在应用中腐蚀和结垢故障很难控制,长期累积的浓水会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必须进行处理。
浓水的出路问题是影响电吸附技术的一个重要因素,有的企业采用蒸发结晶工艺将浓盐水浓缩结晶,盐类以固体的形式析出,邻海钢企直接将处理后的浓盐水排入深海,但这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浓水的问题,还有可能带来二次污染。首先蒸发浓缩结晶产生的结晶盐是个大问题,如果是混盐必须按照危险废物进行严格管控,进一步对混盐进行分离产生分盐,出路也是问题。其次浓盐水直排模式会导致海水浓度越来越高,对海洋生态系统造成严重影响。因此如果要从根本上解决浓盐水的问题,就需要对浓盐水做进一步的减量化处理,产生的合格水回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处理钢铁行业循环水排污水电吸附浓水的方法,该方法通过合理的工序配置,高效去除浓水中的盐离子,降低COD含量,处理后的浓水既可作为电吸附进水继续脱盐后,产水回用到各工序净循环系统,也可直接用于冲渣、拌矿等要求不高的生产用水,实现钢铁行业循环水排污水近零液体排放。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提供一种处理钢铁行业循环水排污水电吸附浓水的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
(1)过滤:电吸附浓水进行过滤处理;
(2)软化预处理:将经过过滤处理的电吸附浓水中,加入碱液和偏铝酸钠进行软化预处理至pH稳定;
(3)氧化:经过软化预处理后的电吸附浓水加酸调然后进行芬顿氧化反应;
(4)絮凝沉淀:将氧化后的电吸附浓水加入碱液调节pH再加入絮凝剂水溶液进行絮凝沉淀处理,沉淀排入污泥浓缩池,上清液即为处理后的浓水。
按上述方案,钢铁行业循环水排污水电吸附浓水指采用电吸附技术脱盐处理钢铁厂各工序端净循环水排污水时产生的浓水。
按上述方案,电吸附浓水经过过滤处理后排入清水池,后经泵提升进入反应池中进行软化预处理反应。清水池也可称作中间水池,主要是调节作用,调节浓水水量保证后续处理的均匀稳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有限公司,未经武汉钢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41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