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光伏电池的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3829.0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4737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9 |
发明(设计)人: | 朱武振;邓红端;谢友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安保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35 | 分类号: | H02J7/35;H02J9/06;G01V1/18 |
代理公司: | 武汉蓝宝石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42 | 代理人: | 严超 |
地址: | 430000 湖北省武汉市洪山区***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电池 地波 振动 采集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电池的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本发明通过设置光伏组件、地波传感器以及微振动监测模块,利用光伏组件为采集装置进行供电,将地波传感器探测到的地波数据经微振动监测模块进行处理,从而实现基于光伏电池对于地波的无线探测。当光照充足时,利用光伏充放电路为负载进行供电,并将收集到的多余的电量同时为蓄电池进行充电,当蓄电池充满后,通过光伏充放电路自动停止充电过程;当处于光照不足的情况时,太阳能不足,可以通过负载供电切换单元将负载供电切换为蓄电池供电,从而避免了反复回收电池进行充电的繁琐操作,节省人力,且无需担心电池续航问题,方便数据采集,提高了地波数据采集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波探测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基于光伏电池的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作为地波微振动的感知装置,埋于地下,对土壤微振动进行采集和回传,能在一定范围内对土壤的挖掘、踩踏动作以及远距离爆破等行为进行精密的感知。
由于在地波采集过程中,需要设置多组采集装置进行采集,现有的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大都采用内置蓄电池,在采集前充电,充电后将装置放置到采集地点进行数据采集。但是此种方法操作繁琐,需要频繁将装置中的电池回收进行充电,造成人力的浪费。另外电池续航问题也时常影响采集工作的进度,造成采集过程中的不便,因此急需一种无需反复回收进行充电的且电池续航大的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基于光伏电池的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地波探测电池需反复回收进行充电且存在电池续航小的问题,实现利用光伏组件为采集装置进行供电,避免反复回收电池进行充电的繁琐操作,节省人力,提高地波数据采集效率。
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光伏电池的地波微振动采集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光伏组件、蓄电池、地波传感器以及微振动监测模块;
所述地波传感器与微振动监测模块连接,所述光伏组件分别连接蓄电池和微振动监测模块,所述蓄电池为地波传感器以及微振动监测模块供电;
所述光伏组件包括光伏电池板以及光伏充放电管理电路,所述充放电管理电路包括光伏充放电路以及负载供电切换电路,所述光伏充放电路控制蓄电池的充放电,所述负载供电切换电路控制负载供电的切换。
优选地,所述光伏充放电路为以下电路结构:
Power端连接电阻R15的一端,电阻R1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4和电阻R16,电阻R1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7、二极管D5、电容C16以及太阳能电源,电阻R17、二极管D5以及电容C16的另一端接地;Power In输入端连接电阻R54和三极管Q22的集电极,电阻R54的另一端连接Q22的基极和稳压管D9的一端,Q22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24和三极管Q3的集电极和电阻R25的一端,电容C24的另一端连接瞬态抑制二极管D6;Q3的发射极连接三极管Q8,基极连接三极管Q5,电阻R25的另一端连接Q8的基极,Q8的集电极连接二极管D4;Q5的基极连接电阻R32,发射极连接电阻R36和Q8的集电极,电阻R32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8,D8的另一端连接三极管Q4的集电极,基极连接电阻R30和电阻R33,Q4的发射极连接电容C18和三极管Q21,电阻R33连接三极管Q7的集电极,Q7的基极连接电阻R35,电阻R35连接PWM信号端;Q21的集电极连接电源输入和电阻R20,Q21的基极连接电阻R20的另一端和稳压管D3。
优选地,所述负载供电切换电路为以下电路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安保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安保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382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