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墨盒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3065.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1532029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8-14 |
发明(设计)人: | 邱涌群;钦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41J2/175 | 分类号: | B41J2/175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张子青;刘芳 |
地址: | 519000 广东省珠海市横琴新***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墨盒 | ||
本发明提供一种墨盒,包括打印头壳体、墨囊壳体、第一芯片以及第二芯片,墨囊壳体容纳在打印头壳体内,第二芯片设置在墨囊壳体上;第一芯片上设置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第一区域设置在打印头壳体的外壁上,打印头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打印头壳体口,第二区域向打印头壳体口的边缘延伸,且绕过打印头壳体口的边缘延伸至打印头壳体的内壁上,第二区域与第二芯片电连接,通过第一芯片与第二芯片实现墨盒与打印机之间的电连接,进而实现对墨量的检测;与现有技术相比,并未在墨盒外壳上开孔,打印喷头喷出的墨水即使泄露,也无法进入到墨囊壳体,从而避免了墨囊壳体的电路损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墨盒。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将原废弃墨盒的内部修改为一可拆卸的内胆墨盒,从而能够通过更换内胆重复利用墨盒外壳,节约资源。但此方法需要在墨盒外壳上打孔以连通分别位于墨盒外壳以及内胆墨盒的电路,孔的大小难以控制,导致工艺复杂,操作困难,且若孔尺寸控制不当而导致电路与孔的侧壁存在间隙,则当喷头的墨水泄露到外壳电路上时,很可能通过外壳上的孔或其间隙渗透进入内胆墨盒的电路上,导致电路损毁更加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用以解决墨盒外壳上设置有孔,电路通过孔实现内胆墨盒与墨盒外壳的电连接,墨水容易经孔进入到墨盒外壳内部,而导致内胆墨盒损坏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墨盒,包括:打印头壳体、墨囊壳体、第一芯片以及第二芯片,所述墨囊壳体容纳在所述打印头壳体内,所述第二芯片设置在墨囊壳体上;所述第一芯片设置在所述打印头壳体的外壁上,所述第一芯片上设置有第一区域以及第二区域,所述第一区域用于与原芯片电连接,所述打印头壳体的顶部设置有打印头壳体口,所述第二区域向所述打印头壳体口的边缘延伸,且绕过所述打印头壳体口的边缘延伸至所述打印头壳体的内壁上,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芯片电连接。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第一芯片和/或所述第二芯片为柔性芯片;或者所述第一芯片和/或所述第二芯片为刚性芯片。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打印头壳体内壁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用于向所述墨囊壳体抵顶所述第二区域,以使所述第二区域与所述第二芯片贴合。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第二芯片上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芯片电触点;所述第二区域上间隔的设置多个第一芯片电触点,所述弹性件上设置有多个抵顶部,每一所述抵顶部对应一个所述第一芯片电触点,所述第一芯片电触点用于与所述第二芯片电触点贴合。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墨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面盖,所述面盖上设置有与所述墨囊壳体内部连通的导气孔。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墨囊壳体还包括表面覆膜,所述面盖上设置有导气槽,所述导气槽的一端与所述导气孔连通,所述表面覆膜覆盖在所述导气槽和所述导气孔上,所述导气槽的另一端设置有与外界连通的开口。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导气槽在所述面盖上弯曲延伸。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面盖上还设置有注墨孔。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墨囊壳体的底部设置支撑部,所述墨囊壳体的底部还具有出墨口,所述支撑部位于所述出墨口的一侧。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面盖边缘设置有卡合部,所述打印头壳体的顶端设置有棱条,所述卡合部与所述棱条卡合。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墨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凸出部,所述打印头壳体的顶端设置有第二凸出部,所述第一凸出部抵顶在所述第二凸出部的侧面上,以限制所述墨囊壳体与打印头壳体之间的位置。
如上所述的墨盒,优选地,所述墨囊壳体的顶部设置有卡接部,所述卡接部与所述第二凸出部卡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未经珠海纳思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306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