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的电磁参数检测系统及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2968.1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9646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20 |
发明(设计)人: | 高源慈;李春钰;李通;李洋洋;马余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电子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R29/08 | 分类号: | G01R29/08 |
代理公司: | 51232 成都点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敖欢;葛启函 |
地址: | 611731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开放腔 耦合膜片 圆锥喇叭天线 光学镜面 检测系统 馈电方式 扩展模块 吸波材料 高功率 片材料 真空窗 矢量网络分析仪 电磁参数 检测装置 可调频率 品质因数 耦合方式 光学镜 可变的 腔长 微波 改进 检测 加工 | ||
1.一种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的电磁参数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矢量网络分析仪(13)、第一扩展模块(7)、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开放腔、第二圆锥喇叭天线(4)、第二扩展模块(6);
所述开放腔包括第一光学镜面(3)、第二光学镜面(11),开放腔腔体内部用于放置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2)以及第一耦合膜片(10);第一光学镜面(3)和第二光学镜面(11)的焦点在同一水平线上,该水平线为光轴,所述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2)横向上位于第一光学镜面(3)和第二光学镜面(11)之间,且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2)的中心位于所述光轴上;第一耦合膜片(10)的中心也在所述光轴上,所述第一耦合膜片(10)横向上位于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2)和第二光学镜面(11)之间,第一耦合膜片(10)与所述光轴成45°角度,第一耦合膜片(10)的上方为第一吸波材料(1),第一耦合膜片(10)的下方为第二耦合膜片(9),第一耦合膜片(10)、第一吸波材料(1)、第二耦合膜片(9)三者中心在纵向上对齐;
所述第二耦合膜片(9)和第一耦合膜片(10)平行位置,第二耦合膜片(9)的下方为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第二耦合膜片(9)横向上位于第二圆锥喇叭天线(4)和第二吸波材料(12)之间;第二圆锥喇叭天线(4)、第二耦合膜片(9)、第二吸波材料(12)三者的中心在横向上对齐;
矢量网络分析仪(13)的输出端通过电缆与第一扩展模块(7)相连,第一扩展模块(7)的输出端与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的波导端口相连,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和第二耦合膜片(9)二者的中心在纵向上对齐,第二圆锥喇叭天线(4)的波导端口和第二扩展模块(6)连接,第二扩展模块(6)的输出端与矢量网络分析仪(13)的输入端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的电磁参数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开放腔使太赫兹信号作用于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2),通过调整第一光学镜面(3)与第二光学镜面的(11)之间的距离使开放腔达到谐振状态;第一吸波材料(1)用于吸收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防止其进入开放腔;
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用于发射太赫兹信号,第二耦合膜片(9)用于对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的太赫兹信号进行分束、并将分束后的太赫兹信号传播到第一耦合膜片(10),太赫兹信号通过第一耦合膜片(10)分束后给开放腔馈电;第一耦合膜片(10)用于给开放腔馈电、使太赫兹信号作用于开放腔产生谐振,将开放腔中谐振的太赫兹信号分束后传播给第二耦合膜片(9),第二耦合膜片(9)分束后传播到第二圆锥喇叭天线(4),所述第二圆锥喇叭天线(4)作为接收模块接收第二耦合膜片(9)分束的太赫兹信号;第二吸波材料(12)用于吸收自由空间中的电磁波防止其进入第二耦合膜片(9);
所述第二扩展模块(6)用于对接收到的太赫兹信号进行放大以及滤波;所述第一扩展模块(7)作为发射前端,用于在通电后产生太赫兹信号并向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提供太赫兹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的电磁参数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依次通过第二耦合膜片(9)和第一耦合膜片(10)的分束给开放腔馈电,太赫兹信号经过开放腔反射后又依次通过第一耦合膜片(10)和第二耦合膜片(9)的分束,被第二圆锥喇叭天线(4)接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的电磁参数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二圆锥喇叭天线(4)和第一圆锥喇叭天线(8)的波导端口为矩形波导。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的电磁参数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功率是指峰值功率大于1兆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的电磁参数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为人造金刚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功率真空窗片材料的电磁参数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第一光学镜面(3)和第二光学镜面(11)为黄铜镀银镜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电子科技大学,未经电子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968.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