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使用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2946.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432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06 |
发明(设计)人: | 刘旭剑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微澜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8/10 | 分类号: | G06F8/10;G06F8/20 |
代理公司: | 11411 北京联瑞联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 代理人: | 苏友娟<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 |
地址: | 230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汇编 架构 汇编软件 运行功能模块 建模语言 任务分配 软件运行 主程序 定型 计算机软件开发 职位 开发管理 模型设计 人员分配 软件编程 软件开发 软件需求 设定软件 系统获取 需求分析 需求设计 规范化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使用方法,包括软件需求获取,基于需求分析系统获取用户的需求定位;软件汇编任务分配,基于待汇编软件内容和要求,确定软件开发需求设计逻辑,并划分软件运行架构,且软件运行架构包括运行主程序架构、运行子程序架构与运行功能模块;汇编人员分配,在汇编任务分配后,由总汇编确定汇编人员职位,汇编人员职位包括主程序架构汇编、子程序架构汇编与运行功能模块汇编,且除总汇编外每一汇编岗至少两人;设定软件建模语言,并通过建模语言完成对待汇编软件的模型设计定型,在汇编软件定型后进行软件汇编。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和实施容易,提高软件编程开发管理工作通用性和合理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计算机软件开发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计算机俗称电脑,是现代一种用于高速计算的电子计算机器,可以进行数值计算,又可以进行逻辑计算,还具有存储记忆功能。是能够按照程序运行,自动、高速处理海量数据的现代化智能电子设备。计算机由于其功能强大越来越普及,计算机主要完成数据的组织、加工、检索及其运算等任务。这些数据能够以多种形式得到,处理的需求也非常广泛。而软件开发是基于计算机并根据软件开发人员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在进行软件开发的过程中,通常涉及到软件需求设计,软件模型设计,软件代码编写,软件测试等阶段,在不同的软件开发阶段往往由不同的软件开发人员执行完成。目前常用的软件开发方式为:在不同的软件开发阶段使用不同的软件开发工具完成相应的软件开发阶段的任务,如在软件需求设计阶段,软件需求设计的开发人员使用一套软件开发工具完成软件需求设计任务,在软件模型设计阶段,软件模型设计的开发人员使用另一套软件开发工具完成软件模型设计任务,以此类推。
目前在软件开发工作中,软件编程开发工作流程不能有效与软件结构相互匹配性差,从而导致软件在汇编过程中工作流程、工作内容及人员协调管理等工作效率低下且成本相对较高,极大的影响了软件汇编作业的工作质量和效率,同时在与客户沟通时,不能从客户的需求中提取实际需求,效率较低,因此如何才能有效、规范的开发计算机软件技术是当下至关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使用方法,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基于计算机软件开发的规范化使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软件需求获取,基于需求分析系统获取用户的需求定位,需求定位包括基于用户的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进行定位分析,分析定位后确定待汇编软件内容和要求;
步骤二:软件汇编任务分配,基于待汇编软件内容和要求,确定软件开发需求设计逻辑,并划分软件运行架构,且软件运行架构包括运行主程序架构、运行子程序架构与运行功能模块;
步骤三:汇编人员分配,在汇编任务分配后,由总汇编确定汇编人员职位,汇编人员职位包括主程序架构汇编、子程序架构汇编与运行功能模块汇编,且除总汇编外每一汇编岗至少两人;
步骤四:设定软件建模语言,并通过建模语言完成对待汇编软件的模型设计定型,在汇编软件定型后进行软件汇编。
优选的,步骤一中需求分析系统包括检索模块、需求数据库、分析模块与反馈模块,检索模块用于获取以及管理用户信息,且用户信息包括用户的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检索模块与分析模块连接,其将用户信息传输至分析模块。
优选的,分析模块与需求数据库关联,分析模块用于获取用户信息并将其与需求数据库中的信息匹配。
优选的,信息匹配包括获取用户的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信息,分析模块对主观需求与客观需求信息进行关键词提取,并在提取后对需求数据库进行关键词检索,将关键词与需求数据库中数据信息进行关联,从而定位用户的实际需求,并将实际需求传输至反馈模块,并由反馈模块进行反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微澜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微澜特网络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94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随机数序列产生方法
- 下一篇:MVC框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