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气体加热装置以及气体加热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2808.7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79016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2-17 |
| 发明(设计)人: | 赵志勇;侯红亮;王卫兵;赵大龙;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碳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4H3/04 | 分类号: | F24H3/04;F24H9/18;F24H9/20 |
| 代理公司: | 11619 北京辰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董李欣 |
| 地址: | 264200 山东省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气体通路 密封腔体 加热丝 气体加热 支撑体 气体加热装置 进口和出口 充分接触 内腔中 热传导 内壁 内腔 外壁 缠绕 连通 出口 进口 | ||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体加热装置以及气体加热方法,涉及气体加热技术领域,包括: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密封腔体;支撑体位于密封腔体的内腔;加热丝缠绕在支撑体的外壁,加热丝与密封腔体的内壁构成第一间隙,加热丝的线圈之间具有第二间隙,第一间隙和第二间隙构成气体通路;气体通路与进口及出口连通。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气体在密封腔体的内腔中流经气体通路,然后从气体通路的另一侧出来流向密封腔体的出口,在气体流经气体通路的过程中,加热丝开启并产生热量,流经气体通路的气体在极小的空间内流过,可以与加热丝的表面充分接触,从而极大的提高热传导的效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气体加热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气体加热装置以及气体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工业生产中,经常需要将气体加热。目前,对气体加热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将管道加热,气体在管道中流通时,管道本身作为热源将热量传导给流通的气体;另外一种是将气体通过一个或者多个置于高温环境中的密闭腔体,利用腔体对气体加热。
但是,现有技术中对气体加热的方式,存在加热效率低的问题,无法满足现有的工业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气体加热装置以及气体加热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气体加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气体加热装置,包括:
具有进口和出口的密封腔体;
支撑体,所述支撑体位于所述密封腔体的内腔;
加热丝,所述加热丝缠绕在所述支撑体的外壁;
所述加热丝与所述密封腔体的内壁构成第一间隙,所述加热丝的线圈之间具有第二间隙,所述第一间隙和所述第二间隙构成气体通路;所述气体通路与所述进口及所述出口连通。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加热装置还包括:
多孔泡沫金属,所述多孔泡沫金属封堵在所述出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多孔泡沫金属的孔隙率大于70%。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加热装置还包括:
反馈单元,所述反馈单元包括测温元件和控制器;
所述测温元件安装在所述出口处,用于获取所述出口处的实时气体温度值;
所述控制器与所述测温元件和所述加热丝的温控器控制连接,用于根据所述气体温度值控制所述加热丝的加热温度。
进一步的,所述气体加热装置还包括:
气压表,所述气压表安装在所述出口处。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体为筒体结构,所述支撑体为柱体结构;
所述支撑体同轴设置在所述密封腔体的内腔中。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体包括端盖和一端开口的套筒;所述端盖密封安装在所述套筒的开口,所述进口和所述出口分别位于所述端盖和所述套筒的筒底;
所述加热丝的两端电极分别密封穿透所述端盖和所述套筒的筒底。
进一步的,所述密封腔体和/或所述支撑体的材质为云母或氧化物陶瓷。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间隙为0~0.5mm,所述第二间隙大于零且小于等于0.5mm。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气体加热方法,根据所述气体加热装置,步骤如下:
将待加热的气体从所述进口导入至所述密封腔体的内腔,并经过所述气体通路流动至所述出口;
开启所述加热丝,利用所述加热丝产生的热量加热经过所述气体通路的气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碳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碳垣纳米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8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