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发送及接收方法,系统,存储介质及终端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702195.7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7489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05 |
| 发明(设计)人: | 李根旺;李蒙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和利时控制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9/00 | 分类号: | H04L69/0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安信方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62 | 代理人: | 王康;解婷婷 |
| 地址: | 100176 北京市大兴区北京经***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 发送 接收 方法 系统 存储 介质 终端 | ||
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系统,存储介质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终端,其中,所述数据发送方法包括:将具有物理属性的变量名转换为数值,所述数值体现所述物理属性;将所述数值与该变量名对应的变量值封装为数据包后一起发送。本发明能够避免工程实施时出现的数据映射错位问题。
技术领域
本文涉及网络数据传输技术,尤指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系统,存储介质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生产规模的不断扩大,流程工业的装置规模和数量不断增加,控制任务一般需要多个控制站,如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和安全仪表系统(Safety Instrumented System,SIS),协同完成。控制站间的数据共享一般通过以太网来实现,如图1所示,通过多个控制站连接到同一交换机组建物理网络,在该物理网络基础之上,借助网络协议(一般为传输控制协议TCP/互联网协议IP)建立两个控制站之间点对点的逻辑链接,实现点对点通讯,从而完成数据共享。
为了实现多个控制站之间的数据共享,相关技术中常用的数据管理方法为:每个控制站预先按照数据类型对数据分类,比如将数据分为BOOL类型,REAL类型,而后依次对各个数据类型下的多个变量进行规范化命名(可以按照索引递增的方式对多个变量命名,如BOOL0、BOOL1、REAL0、REAL1等)。当其他控制站想要引用本站的数据时,按照规范命名来进行引用。例如,1#控制站共享数据给2#控制站,1#控制站的数据管理方法为:按照BOOL和REAL类型对数据进行分类,BOOL型变量依次命名为BOOL0、BOOL1……,REAL型变量依次命名为REAL0、REAL1……。按照这种管理方法,变量名和数据偏移地址有一定的对应关系,比如变量名尾缀数字即是变量对应偏移地址,经过这种规范化处理后,变量名和实际的变量存储地址建立了一层映射关系,从而方便访问。当数据组装成网络数据包时并不携带变量名,仅携带变量值,引用站通过变量的偏移地址来访问,例如当2#站引用1#站的BOOL1变量时,先接收网络数据包,根据网络协议解析定位到BOOL型变量起始位置,再根据BOOL1的尾缀定位到BOOL型变量偏移地址为1的位置取出BOOL1变量进行后续运算。
由于进行了规范化命名,导致变量原有的物理属性丢失,而对于带有物理属性的变量名,是工程实施人员习惯使用的,因为它们和实际的测点信息对应关系更清晰。例如,反应器的温度变量为TT1122,压力变量为PT1239,液位变量为LT874,这些带有实际物理属性命名的变量在进行站间通讯时,如果按照上述管理方法进行处理需要在网络数据包打包和拆包过程中多增加两次名称映射或者赋值操作,才能实现物理属性变量的对应。比如在1#站打包时,把TT1122映射到REAL0,把PT1239映射到REAL1,而在2#站拆包时,需要再次把REAL0映射到TT1122,把REAL1映射到PT1239。因为BOOLx和REALx没具体的物理含义,工程实施人员经常映射错位引起问题,工程实施单纯依赖于人员的细心是不合理的,需要技术方案保证。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接收方法,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系统,存储介质以及数据发送、接收终端,能够避免工程实施时出现的数据映射错位问题。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数据发送方法,包括:
将具有物理属性的变量名转换为数值,所述数值体现所述物理属性;
将所述数值与该变量名对应的变量值封装为数据包后一起发送。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将具有物理属性的变量名转换为数值,包括:
根据哈希算法将具有物理属性的变量名转换为哈希值。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哈希值的长度为8n位,其中2≤n≤8,n为整数。
在一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根据哈希算法将具有物理属性的变量名转换为哈希值,包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和利时控制技术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和利时控制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195.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数据系统、接收设备和数据读取方法
- 数据记录方法、数据记录装置、数据记录媒体、数据重播方法和数据重播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发送系统、数据发送装置以及数据结构
- 数据显示系统、数据中继设备、数据中继方法及数据系统
- 数据嵌入装置、数据嵌入方法、数据提取装置及数据提取方法
- 数据管理装置、数据编辑装置、数据阅览装置、数据管理方法、数据编辑方法以及数据阅览方法
- 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设备、数据发送和数据接收方法
- 数据发送装置、数据接收装置、数据收发系统、数据发送方法、数据接收方法和数据收发方法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 数据发送方法、数据再现方法、数据发送装置及数据再现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