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列车用空调回风系统、列车空调装置及列车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2079.5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50804B | 公开(公告)日: | 2020-10-27 |
发明(设计)人: | 李江春;刘效宙;刘振环;李树典;周新喜;徐萌;于晓良;蒲栋;陈洋洋;李秀刚;姜皓沥;杨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1D27/00 | 分类号: | B61D27/00;F24F13/24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魏雪梅 |
地址: | 26611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列车 空调 回风 系统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列车回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列车用空调回风系统、列车空调装置及列车。本发明空调主机设置在列车通过台区域,通过台上方的车顶处,车厢连接通过台的一端的上顶面设置回风口,相连的回风通道和回风管连通空调主机和回风口,车厢内不再设置回风通道。与空调主机相连的第一回风段设置第一消音结构,能消除空调主机腔体返回回风通道的噪音,避免噪音进入车厢;而且第二回风段在第二端端面设置第二消音结构,能吸收降低气流冲击第二端面产生的噪音,并能吸收回风通道内的噪音,达到降噪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列车回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列车用空调回风系统、列车空调装置及列车。
背景技术
在我国,列车,尤其是快速列车成为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经过多次铁路提速,我国铁路客运跨入了300km/h左右的高速时代,设计时速已提高到400km/h。
列车空调机组逐渐成为现代轨道客室车辆基本部件之一,用于调节客室内温度和湿度,改善客室内空气质量。列车客室空调机组主要由壳体、蒸发器、冷凝器、压缩机、节流装置、蒸发风机、冷凝风机、控制器等组成。
现有列车空调送回风系统一般采用客室顶部送风,车端平顶回风。在客室顶部设分散式送风口,在车端平顶设集中式回风口。空气经客室顶板上部风道由顶部送风口送入车内,在与车内空气混合以后,绝大部分空气流向车端并经平顶上的回风口流回空调机组,小部分空气通过废排装置排出车外。空调回风道通常为铝合金或不锈钢薄板结构,通常布置在空调风机的下方,从车厢客室吸入的气流直接送到空调风机内。时速350公里双层高速动车组受客室空间限制,客室内无回风道,回风道均布置在通过台区域,回风量大、回风风道短,机组噪声易经过回风道传至通过台区域。其次,这类车回风口设置较小,回风风速高,回风噪声偏高。基于交通部门对国内轨道列车减重降噪的要求不断提高,轨道列车的空调装置在线运行时,降噪逐渐成为重点关注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至少一个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列车空调回风系统,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列车空调装置,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列车。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列车用空调回风系统,其包括回风通道和回风管,所述回风通道第一端连接安装在列车通过台区域的空调,回风通道第二端的侧面连通回风管,所述回风管延伸至车厢内顶面的回风口;回风口位于车厢连接所述通过台区域的一端的内顶面;
所述回风通道包括与所述空调机组连通的第一回风段,和连通所述回风管的第二回风段,所述第二回风段和所述第一回风段连通;
所述第一回风段设置第一消音结构;所述第二回风段在所述第二端内端面设置第二消音结构。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消音结构包括消音层;所述消音层包括:玻璃棉层、矿渣棉层、毛毡、泡沫塑料层、人造海绵层、多孔陶瓷贴片。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消音层覆盖所述第一回风段的内侧面;和/或,
所述消音层包裹所述第一回风段的外侧面。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消音结构包括消音隔板,所述消音隔板沿所述第一回风段的延伸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回风段内。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消音隔板的数目为多个,多个所述隔板将所述第一回风段的内部分隔为多个气流通道。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一回风段内设置过径向的隔板。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第二消音结构为敷设所述内端面的消音材料。
在一些实施例中优选为,所述回风管的回风入口设置消音导流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207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