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POV显示交互方法及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1952.9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390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1-26 |
| 发明(设计)人: | 皇甫江涛;林沛颖;卓若凡;于浩晨;杨铎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9G3/00 | 分类号: | G09G3/00;G06F3/0487 |
| 代理公司: | 33200 杭州求是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 代理人: | 林超<国际申请>=<国际公布>=<进入国 |
| 地址: | 310058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二维图案 照明工具 谐振 光感信号 交互功能 实时检测 图像产生 系统实现 显示效果 远程驱动 室内外 紧凑 电路 发光 图像 反馈 供电 检测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OV显示交互方法及系统。本发明利用一维LED线阵进行发光和光感检测,通过一维LED线阵的高速旋转获得二维图案图像的显示效果,利用通过照明工具进行光感输入,一维LED线阵实时检测照明工具输入的光感信号并对显示的二维图案图像产生变化反馈实现光感交互;同时采用无线谐振供电远程驱动一维LED线阵工作,进行显示和交互功能。本发明方法和系统实现成本低,电路紧凑简洁,使用范围广,可应用于多种室内外显示交互场合。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POV显示和交互方法,特别涉及了一套完整POV显示和交互系统。
背景技术
视觉暂留(POV)即视觉的短暂停留。根据医学原理,人眼观看物体时,物体的像会成到视网膜上。视网膜上的光感细胞将光信号转换为生物电信号通过视神经传给大脑;然而,当物体移去后,视神经对物体的印象不会立刻消失,具体时间大概在1/24秒内不会消失,这种现象叫做视觉暂留。平时我们看的电视,电影等就是利用了该原理,当静态画面以超过每秒24帧画面的速度连续播放时,这时候人眼感受到的画面是动态的。
在现代社会中,当下最常见的LED显示屏大多为固定的点阵排列。这种点阵排列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易于控制,但是随着人们生活要求的提高,它的缺点也愈加明显:硬件连接复杂,成本大,只能用于平面展示容易形成视觉疲劳。在这些背景下,利用POV的原理,有人设计了旋转LED显示屏,通过旋转的方式让一列LED在不同的位置使特定的LED发光而形成图形或者文字从而得到二维显示效果,它是利用人眼的视觉暂留效应而成的动态显示屏,这种装置在静态时只是普通的LED,但是旋转的时候就会看到二维的显示图案。
目前的POV技术围绕LED的显示控制方面,没有具体成熟的显示屏交互方案,这也是因为POV技术方案的高速旋转的特点们无法接入传统的各种二维交互传感器,因此无法实现全屏复杂交互,只能进行简单的光或者射频遥控。如何和高速旋转的LED屏之间完成直接的互动,让观众能够获取更多的信息和更多样的体验,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突破点。
发明内容
基于上述背景对于当前POV显示技术发展概况描述,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OV显示交互方法,在现有的POV显示技术的基础加入了直接的互动功能,并且建立了一套无线供电和旋转驱动测速的POV显示交互系统。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一种POV显示交互方法:
本发明利用一维LED线阵进行发光和光感检测,光感输入检测是检测照明工具光束的光感信号,通过一维LED线阵的高速旋转获得二维图案图像的显示效果,利用通过照明工具进行光感输入,一维LED线阵实时检测照明工具输入的光感信号并对显示的二维图案图像产生变化反馈实现光感交互;同时采用无线谐振供电远程驱动一维LED线阵工作,进行显示和交互和旋转功能。同时本发明采用旋转驱动电流探测的方法在旋转显示的过程中保持显示图像的稳定性并进行光感输入的定位。具体是指根据旋转位置的角度信息结合光输入的LED位置信息,可以定位二维显示画面的具体光输入位置,实现二维画面的交互。
所述的一维LED线阵同时拥有发光功能和光照检测功能,通过发光功能和光照检测功能分别实现了显示功能和光感交互功能,通过开关电路周期性高频地控制一维LED线阵照明和光照检测的切换时间段交替工作,实现显示功能和光感交互功能的高频周期性切换,但使得人肉眼感知到显示功能和光感交互功能的同时进行。
带动照明工具发出的光束照射到一维LED线阵上并移动,一维LED线阵通过光感检测获得光束的移动变化,进而反馈控制自身所POV显示的二维图案图像发生变化。
二、一种POV显示交互系统,其特征在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1952.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