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火龙果内部营养调控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1640.8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01257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8 |
发明(设计)人: | 杨福孙;李洪立;张瀚 | 申请(专利权)人: | 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G7/06 | 分类号: | A01G7/06;A01G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兴智翔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768 | 代理人: | 范万兴 |
地址: | 570228 *** | 国省代码: | 海南;4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火龙果 储液筒 注射 活动安装 营养调控 植株 推拉杆 胶塞 针筒 肥料 方式效果 火龙果茎 叶面喷施 针筒内腔 打孔 茎干 喷施 微肥 针头 连通 激素 农药 外部 延伸 贯穿 改进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火龙果内部营养调控装置,包括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左侧连通有针筒,所述针筒内腔的左侧活动安装有胶塞,所述胶塞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右端依次贯穿针筒和储液筒并延伸至储液筒的外部。本发明针对不同时期的火龙果植株有针对性的选择喷施肥料的种类、含量多少,以及打孔注射时的孔径、针头长短等都有设定。本发明专为火龙果茎干注射所设计,目的在于改进火龙果的叶面喷施方式,在施相同体积微肥或农药时,注射施入的方式效果更显著,使在较少的投入下获得较高的产出,通过采用茎干注射方式,可以将肥料、激素、药等配成溶液,注入火龙果植株内部,有利于增加火龙果的经济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农学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火龙果内部营养调控装置。
背景技术
依靠外力向树木体内强制输入一定量的农药、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防治病虫危害、矫治缺素症等生理病害、调节植株生长发育,是一种高选择性植物施药技术,该技术诞生于二十年代,实际用于应用试验的注药机械,因其结构非常简单,成本低廉,所以直到九十年代仍有人在继续此类研制试验,目前给火龙果做茎干注射方面国内还没有涉及,而且火龙果表面覆有蜡质,喷施微肥会导致微肥顺茎干流失,利用量较少,且火龙果花硕大,有些害虫如蓟马会藏在花的深处,喷施农药对它毫无作用,因此,需要发明一种可采用茎干注射的方式从而将微肥、农药注入火龙果体内来填补这一研究领域的空白。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火龙果内部营养调控装置,具备可采用茎干注射的方式从而将微肥、农药注入火龙果体内的优点,解决了火龙果表面覆有蜡质,喷施微肥会导致微肥顺茎干流失,利用量较少,且火龙果花硕大,有些害虫如蓟马会藏在花的深处,喷施农药对它毫无作用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火龙果内部营养调控装置,包括储液筒,所述储液筒的左侧连通有针筒,所述针筒内腔的左侧活动安装有胶塞,所述胶塞的右侧活动安装有推拉杆,所述推拉杆的右端依次贯穿针筒和储液筒并延伸至储液筒的外部,所述储液筒右侧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止回钮,所述储液筒的底部活动安装有扳机,所述针筒的左端插接有针头。
优选的,所述针头的长短、粗细均一定,所述针筒的容积为10ml。
优选的,所述针筒右端的表面螺纹连接有调节套,且调节套的右侧与储液筒的左侧活动安装。
优选的,所述胶塞由橡胶材料制作而成,且胶塞的表面与针筒的内壁滑动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1、本发明针对不同时期的火龙果植株有针对性的选择喷施肥料的种类、含量多少,以及打孔注射时的孔径、针头长短等都有设定。本发明专为火龙果茎干注射所设计,目的在于改进火龙果的叶面喷施方式,在施相同体积微肥或农药时,注射施入的方式效果更显著,使在较少的投入下获得较高的产出,而微肥注射入植株体内,有利于充分吸收,农药注入不易散失,效果较好,在火龙果的任何生长时期都可以进行注射,比叶面喷施和施肥入土更加有效且节省资金,操作简易,通过采用茎干注射方式,可以将肥料、激素、药等配成溶液,注入火龙果植株内部,易于被火龙果吸收,且功能全面,有利于增加火龙果的经济效益。
2、本发明针头的大小与长度适用于不同时期的火龙果,是在长期做实验积累经验所得出来的,注入的液体中微肥、农药、激素的配比由自己掌握,针头的长短、粗细均一定,都只适用于火龙果,针筒的容积为10ml,推拉杆可以吸取和放出液体,止回钮可以防止溶液倒流,扳机一按一收来小幅度注入溶液,本装置中针头的长度和注入溶液的配比方式由本人按照长期试验所得出的经验,在火龙果的生长时期中可以随时配置溶液进行注入用来改善支柱的营养状况,实时有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筒;2、针筒;3、胶塞;4、推拉杆;5、止回钮;6、扳机;7、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未经海南大学;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热带作物品种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164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全自动拔甘蔗叶装置
- 下一篇:一种果树地下根系无伤旋转的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