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底内动物行为观测装置及底内动物行为观测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1440.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63625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房景辉;蒋增杰;方建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01K61/00 | 分类号: | A01K61/00;A01K63/00;A01K63/04;A01K67/02 |
代理公司: | 青岛联智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7101 | 代理人: | 曹艳芳 |
地址: | 266071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动物 行为 观测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一种底内动物行为观测装置及观测方法,包括主控制器、循环供水系统、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其中一侧壁共面观测面;在第二容器内有观测腔和隔档件,沿隔档件高度设有温度传感器;流通空间通过隔断组件分割为第一密闭腔、第二密闭腔和第三腔体,第一密闭腔环绕观测腔底部,第二密闭腔环绕观测腔中部;第三腔体与观测腔内空间连通;第一循环供水系统与第一密闭腔连通,第二循环供水系统与第二密闭腔连通;第三循环供水系统与第三腔体连通,第一循环供水系统、第二循环供水系统和第三循环供水系统中至少其一个系统上有冷热水装置,冷热水装置与主控制器通讯连接。通过本发明解决了底内动物行为特征的研究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行为学实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大型底内动物行为观测装置及底内动物行为观测方法。
背景技术
大型底栖动物在海洋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亚系统,是该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过程的重要驱动因素。大型底栖动物可以通过摄食、建管和筑穴等生物扰动作用来改变沉积物的性质,从而加速沉积物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但是,长期以来,大型底栖动物,特别是底内动物,在沉积物内部的摄食、建管和筑穴等行为无法直接观察,缺乏有效技术追踪记录底内动物的行为过程,更无从量化底内动物的行为特征。
本背景技术所公开的上述信息仅仅用于增加对本申请背景技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括不构成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
发明内容
为解决底内动物行为学的研究技术瓶颈,本发明提出一种可直观观察底内动物行为特征的装置及观测方法。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底内动物行为观测装置,包括有主控制器、循环供水系统、顶部开口的第一容器和设置在第一容器内部的顶部开口的第二容器,第二容器高度低于所述第一容器,所述第一容器和第二容器的其中一侧壁共面且为透明观测面;第二容器与第一容器的其余的壁之间具有间距,在第二容器和第一容器之间形成有流通空间;在所述第二容器内部设有隔档件,所述隔档件将所述第二容器分割出顶部开口的观测腔,所述观测腔的宽度略大于底内动物身体厚度,沿隔档件高度方向依次设置有多个温度传感器,均与主控制器通讯连接;所述流通空间通过隔断组件从下到上依次被分割成为第一密闭腔、第二密闭腔和顶部开口的第三腔体,第一密闭腔环绕观测腔的底部部分设置,第二密闭腔环绕观测腔中部部分设置;第三腔体与观测腔内部空间连通;
所述循环供水系统,包括有第一循环供水系统、第二循环供水系统和第三循环供水系统,所述第一循环供水系统与所述第一密闭腔连通, 第二循环供水系统与第二密闭腔连通;第三循环供水系统与第三腔体连通,第一循环供水系统、第二循环供水系统和第三循环供水系统中的至少其一个系统上连接有可提供冷热水的冷热水装置,所述冷热水装置与主控制器通讯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隔断组件包括有第一隔断件和第二隔断件,第一隔断件连接第一容器侧壁和第二容器侧壁,与第一容器底壁、第二容器底壁、第一容器侧壁、第二容器的侧壁围设形成有密闭的第一密闭腔;第二隔断件与第一隔断件、第一容器侧壁、第二容器侧壁围设形成密闭的第二密闭腔。
进一步的,所述隔档件与所述透明观测面、第二容器侧壁、第二容器底壁之间围设形成所述观测腔。
进一步的,所述隔档件还将第二容器分割出一顶部开口的放置腔,所述观测腔与放置腔并行排列设置。
进一步的,还包括有锁紧件,所述隔档件为隔档板,其平行于透明观测面设置, 所述隔档件通过锁紧件锁紧固定在第二容器与透明观测面相对的侧壁上,所述锁紧件至少为3个。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未经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黄海水产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1440.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训鸟识数装置
- 下一篇:一种轮状病毒感染斑马鱼模型建立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