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照相用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1910700744.7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780551A | 公开(公告)日: | 2020-02-11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和稔;樱井有治;中村实;杉山辽;石井亨;松永贤太 | 申请(专利权)人: | 佳能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147 | 分类号: | G03G5/147;G03G15/08;G03G21/18 |
代理公司: | 11398 北京魏启学律师事务所 | 代理人: | 魏启学 |
地址: | 日本东京都大***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弹性层 电子照相 绝缘部 导电性 树脂 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高温高湿环境 聚氨酯树脂 输出图像 不均匀 处理盒 图像 | ||
本发明涉及电子照相用构件、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提供一种电子照相用构件,其中即使在高温高湿环境下长时间放置后输出图像的情况下图像的浓度不均匀也几乎不发生。所述电子照相用构件包括:导电性的基体;在所述基体上或基体上方的导电性的弹性层;和在所述弹性层上的绝缘部,所述电子照相用构件的外表面由所述绝缘部的外表面、和未被覆有所述绝缘部的所述弹性层的外表面构成,其中所述弹性层包含聚氨酯树脂作为第一树脂,所述弹性层具有从构成所述电子照相用构件的外表面的所述弹性层的外表面至深度1μm的区域,所述区域还包含第二树脂。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用于显影构件或充电构件等的电子照相用构件,以及包括其的电子照相处理盒和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
背景技术
作为电子照相图像形成设备(电子照相设备)例如复印机或光学打印机的图像形成方法,已知使用非磁性单组分调色剂的显影方法(下文中,称作“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具体而言,感光鼓,其为可旋转的静电潜像载体(图像载体),通过例如辊状带电单元带电,激光在带电的感光鼓的表面上曝光而形成静电潜像。接着,在电子照相设备的显影装置中,显影剂容器中的调色剂通过调色剂调节构件涂布在例如辊状显影构件(显影辊)上,在感光鼓和显影辊之间的接触部通过调色剂将静电潜像显影。其后,在转印部中使用或不使用中间转印构件将感光鼓上的调色剂图像转印至记录构件例如纸,在定影部通过热和压力将调色剂图像定影在记录构件上,并将具有定影图像的记录构件排出至电子照相设备的外部。
伴随着近年来电子照相设备的本体的小型化,经常使用利用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的显影装置。在非磁性单组分显影方法中,例如,调色剂通过与显影辊抵接的弹性辊供给在显影辊(下文中,称作“调色剂供给辊”)上,调色剂通过调色剂调节构件薄涂在显影辊上。同时,调色剂颗粒通过与调色剂调节构件的摩擦和与显影辊的摩擦而带电。因此,由于显影辊需要在保持与调色剂调节构件或感光鼓恒定的辊隙宽度的同时旋转,需要具有低硬度的显影辊。
另外,随着向电子照相设备的小型化和节能的趋势增加,低扭矩化和小径化的辊趋于用作在显影装置中使用的调色剂供给辊。在降低旋转速度用以调色剂供给辊的小径化或低扭矩化的情况下,存在向显影辊的调色剂输送量减少的问题。
此外,作为电子照相设备的进一步小型化的方法,还存在不使用调色剂供给辊的显影装置。然而,当没有调色剂供给辊时,由于将调色剂供给至显影辊的单元显著减少,与调色剂供给辊的小径化或旋转速度降低的情况相比存在调色剂输送量进一步减少的问题。
为了增加向显影辊的调色剂输送量,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5-72889公开了以下显影装置。即,提出了至少在显影辊(显影载体)的表面上具有通过将两种以上不同种类的无定形聚合物共混和成形而形成的连续相(海部)和不连续相(岛部)的、搭载有显影辊的显影装置。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5-72889公开了其中连续相和不连续相之一是绝缘性的、另一个是导电性的显影辊。
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4-88381公开了一种显影辊,其弹性表面层由导电性弹性体制成,至少在表面附近分散有绝缘性颗粒,且一些颗粒在表面露出。另外,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4-88381公开了一种显影辊,其中待使用的调色剂的体积平均粒径等于或小于露出其表面的绝缘性颗粒的平均粒径的1/3。
根据本发明人的研究,在操作装备有日本专利申请特开No.H05-72889或H04-88381中公开的显影辊的电子照相设备的情况下,在长期停止电子照相设备后,会发生以下现象。
即,在输出具有均一浓度的图像数据的情况下,会得到具有所谓的浓度不均匀的图像,在该图像中显示高浓度部和低浓度部。在将电子照相设备放置在例如温度30℃和相对湿度80%等高温高湿环境中之后操作电子照相设备的情况中该现象是显著的。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佳能株式会社,未经佳能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074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