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非织造布用单主轴双驱动针板的针刺机在审
| 申请号: | 201910700651.4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295458A | 公开(公告)日: | 2019-10-01 |
| 发明(设计)人: | 钟晓勤;纪琦强;牛晓建;纪林章;沈秀国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D04H18/02 | 分类号: | D04H18/02;F16H37/12 |
| 代理公司: | 上海汉声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36 | 代理人: | 胡晶 |
| 地址: | 200235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主传动轴 偏心轮组件 电动机 针刺机 两组 针板 针刺 带传动机构 非织造布 针刺机构 双驱动 非织造产品 振动和噪音 传动连接 生产效率 弯曲变形 针刺运动 转动设置 单驱动 托网板 无纺布 针刺力 转动 驱动 | ||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织造布用单主轴双驱动针板的针刺机,包括:机架;电动机,电动机设置在机架上;主传动轴,主传动轴转动设置在机架上,电动机与主传动轴之间通过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至少一针刺机构,针刺机构包括两组偏心轮组件,两组偏心轮组件分别设置在主传动轴的两侧,两组偏心轮组件分别连接一针刺组件,电动机工作时,通过带传动机构驱动主传动轴转动,主传动轴通过两组偏心轮组件分别带动两针刺组件交替地做上下往复针刺运动,解决了现有的单主轴单驱动针板的针刺机在对无纺布进行针刺时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以及很大的针刺力作用会加大针刺机托网板的弯曲变形,进而严重影响非织造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针刺机构,特别一种非织造布用单主轴双驱动针板的针刺机。
背景技术
非织造布简称非织布,又称无纺布、不织布、非织造物,是一种新的纤维制品,它是一种不需要纺纱织布而形成的织物,只是将纺织短纤维或者长丝进行定向或随机排列,形成纤网结构,然后采用机械、热粘或化学等方法加固而成。针刺法非织造布是非织造材料生产工艺中最普遍、最广泛的一种生产方法,由于针刺非织造布具有通透性好、过滤性能和机械性能优良等特点,被广泛用于制造土工材料、过滤材料、建筑防水材料、汽车内饰、合成革基材、造纸毛毯等多种产业用及生活用非织造布材料。目前,现有的单主轴针刺机一般只包括一组驱动针刺部件,当针刺机对无纺布进行针刺时,由于针刺机构作用力、惯性力等作用,会使针刺机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很大的针刺力作用会加大针刺机托网板的弯曲变形,严重影响非织造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非织造布用单主轴双驱动针板的针刺机,以解决现有的单主轴单驱动针板的针刺机在对无纺布进行针刺时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噪音以及很大的针刺力作用会加大针刺机托网板的弯曲变形,进而严重影响非织造产品的质量和生产效率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非织造布用单主轴双驱动针板的针刺机,包括:
机架;
电动机,所述电动机设置在所述机架上;
主传动轴,所述主传动轴转动设置在所述机架上,所述电动机与所述主传动轴之间通过带传动机构传动连接;
至少一针刺机构,所述针刺机构包括两组偏心轮组件,两组所述偏心轮组件分别设置在所述主传动轴的两侧,两组所述偏心轮组件分别连接一针刺组件,所述电动机工作时,通过所述带传动机构驱动所述主传动轴转动,所述主传动轴通过两组所述偏心轮组件分别带动两所述针刺组件交替地做上下往复针刺运动。
较佳的,所述带传动机构包括带轮一、带轮二和传送带,所述带轮一固定套设在所述电动机的输出轴上,所述带轮二固定套设在所述主传动轴上,所述带轮一和带轮二通过所述传送带传动连接。
较佳的,所述主传动轴分别与若干轴承同轴固定连接,若干所述轴承分别安装在若干轴承座内,若干所述轴承座间隔固定在所述机架上。
较佳的,每组所述偏心轮组件均包括偏心轮、偏心连杆、深沟球轴承、从动导向杆、销和导向套,所述偏心轮固定套设在所述主传动轴上,所述偏心连杆通过所述深沟球轴承外套于所述偏心轮上,所述从动导向杆通过销与所述偏心连杆转动连接;
所述导向套固设在所述机架上,所述从动导向杆穿过所述导向套与一所述针刺组件连接;
每个所述针刺机构内的两所述偏心轮沿所述主传动轴的长度方向依次设置,且两所述偏心轮分布在所述主传动轴的两侧。
较佳的,每个所述针刺机构内的两所述偏心轮之间呈180°分布在所述主传动轴上。
较佳的,所述导向套与所述从动导向杆之间还设有直线轴承。
较佳的,所述针刺组件包括针梁、针板和剥网板,所述针梁与所述从动导向杆固定连接,所述针板与所述针梁固定连接,所述针板上设置若干刺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应用技术大学,未经上海应用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0651.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含大豆纤维健康生态棉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松紧带加工辅助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