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及航空发动机有效
申请号: | 201910700205.3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230272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0-11 |
发明(设计)人: | 姜祖岗;薛园园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9/04 | 分类号: | F01D9/04;F01D25/24;F01D25/08 |
代理公司: | 中国贸促会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1038 | 代理人: | 宋少娜 |
地址: | 200241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航空发动机 涡轮 组件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及航空发动机。其中,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包括隔热件,设于所述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中的直接接触装配的部件之间。本发明在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中的直接接触装配的部件之间设置隔热件,减小两部件或者多个部件之间的换热,达到降低热传递的效果,避免出现局部超温及热应力过大的现象。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及航空发动机。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设计时,在涡轮静子组件中,需要将外环和导叶通过挂钩和卡槽的配合结构悬挂在机匣上,由于涡轮流道内温度较高,所以直接接触气流的外环和导叶温度较高,机匣与导叶接触的挂钩位置,以及机匣与外环接触的挂钩位置处的温度也会升高,但外涵道温度较低,这会导致机匣受热不均,热变形协调性较差。
因此,如何能通过结构设计减少导叶及外环与机匣之间的接触换热,使机匣受热均匀是一项难度较大的问题。同时如何保证与外环和导叶连接的机匣挂钩不超温也是一项难度较大的工作。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其中一个目的是提出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及航空发动机,用于缓解温度不均的问题。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其包括隔热件,设于所述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中的直接接触装配的部件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包括机匣、导叶和外环,所述机匣与所述导叶之间的接触装配部位,所述机匣与所述外环之间的接触装配部位,以及所述导叶与所述外环之间的接触装配部位中的至少之一设有所述隔热件。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环设有凹槽,所述机匣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导叶包括第一连接部,所述机匣的第一连接部和所述导叶的第一连接部接触装配,且共同设于所述凹槽内,与所述凹槽形成过盈配合。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包括第一隔热件,所述第一隔热件的至少部分部位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机匣的第一连接部的接触配合部位,以及位于所述凹槽与所述导叶的第一连接部的接触配合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隔热件呈U型,与所述凹槽的结构相适配,所述第一隔热件的开口端设有向外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所述凹槽的端部形成限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包括第二隔热件,所述第二隔热件设于所述机匣的第一连接部与所述导叶的第一连接部的接触装配部位。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隔热件呈圆环形。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匣包括第二连接部,所述隔热件包括第三隔热件,所述第三隔热件套设在所述机匣的第二连接部上,所述机匣的第二连接部装配于所述外环与所述导叶的部分配合部位之间。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采用柔性材料制成。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设有多个孔。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包括第一层隔热件和第二层隔热件,所述第一层隔热件上的孔与所述第二层隔热件上的孔相互错开。
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隔热件上的孔包括条形孔、圆形孔或异型孔。
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航空发动机,包括上述的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在一些实施例中,在航空发动机涡轮静子组件中的直接接触装配的部件之间设置隔热件,减小两部件或者多个部件之间的换热,达到降低热传递的效果,避免出现局部超温及热应力过大的现象。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商用航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700205.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