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快速制备高含量叶黄素的工业化方法及其制品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99439.0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7728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09 |
| 发明(设计)人: | 吴迪;王欢欢;程帅;吴娟娟;赵孟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7C403/24 | 分类号: | C07C403/24 |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乔凤杰 |
| 地址: | 05725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快速 制备 含量 叶黄素 工业化 方法 及其 制品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制备高含量叶黄素的工业化方法及其制品,包括如下步骤:1)在高温下用体积分数为90~100%的丙酮溶液对万寿菊花颗粒进行提取;2)将提取液在低温下静置,至高含量的叶黄素完全析出,即得。本发明发现,体积分数为90~100%的丙酮溶液对万寿菊花颗粒中的叶黄素的提取有非常高的选择性,且随温度的变化叶黄素在上述溶液中的溶解度有明显的变化,可实现对叶黄素进行高含量、高得率提取,提取得到的产品中叶黄素的含量提高到50%。与经典工艺正己烷/石油醚提取和浓缩得到叶黄素浸膏相比,含量提高了约2倍。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植物功能性成分提取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从万寿菊花中提取叶黄素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关于叶黄素含量提高的专利,多是将提取和纯化分开,利用正己烷或石油醚提取得到的叶黄素,再进行后续的纯化,但是利用正己烷或石油醚提取得到的叶黄素的含量一般为20%左右,而如何提取得到高含量的叶黄素,一直没有有效的方法。因此针对现有技术提取得到的叶黄素若想得到高含量的叶黄素产品,一般需要通过后期的萃取、皂化、结晶等方法进行复杂的纯化,操作流程复杂,周期长,生产成本高。为解决上述后期纯化工序复杂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含量叶黄素的提取方法。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在提取叶黄素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制备高含量的叶黄素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在高温下用体积分数为90~100%的丙酮溶液对万寿菊花颗粒进行提取;
2)将提取液在低温下静置,至高含量的叶黄素完全析出,即得。
体积分数为90~100%的丙酮溶液对万寿菊花颗粒中的叶黄素有非常高的选择性,通过前期对叶黄素高选择性地提取,有利于得到高含量的叶黄素。
优选的,所述丙酮溶液体积分数为94~99%。本发明发现,上述浓度的丙酮溶液对于万寿菊中的叶黄素有非常好的选择性提取效果,且在上述浓度的丙酮溶液中叶黄素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非常明显,与其他浓度的丙酮溶液和纯丙酮相比,可更大程度地析出,得到高含量、高得率的叶黄素。
优选的,所述高温为35~60℃。在上述温度下,丙酮对叶黄素有较好的溶解性,可将叶黄素更充分地从万寿菊花颗粒中提取出来,温度过低,提取不充分,温度过高叶黄素发生热损失,得率会降低。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高温为45~55℃。在上述温度下,可实现叶黄素高效充分地提取。
优选的,所述低温为15~30℃。在上述温度下,叶黄素在提取剂中的溶解度发生较大的变化,可更快速,更完全地从提取液中析出。若进一步降低静置的温度,则其他杂质也有可能从溶液中析出,会降低叶黄素的含量。
优选的,所述万寿菊花颗粒与所述丙酮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2~10。
优选的,所述万寿菊花颗粒与所述丙酮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3~5。在上述料液比的范围内,既可保证将万寿菊花颗粒中的叶黄素充分地提取出来,还不会因为提取剂用量过多而影响后续叶黄素的析出率。
优选的,采用浸提、逆流提取的方式进行提取,提取的时间为3~6h。
优选的,所述静置的时间为4~12h。
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静置的时间为4~6h。
作为优选的方案,采用体积分数为94~99%的丙酮溶液对万寿菊花颗粒进行提取,提取在45~55℃的条件下进行,提取完成后将溶液在15~20℃的条件下进行静置,提取过程中万寿菊花颗粒与丙酮溶液的质量体积比为1:3~5。
在上述条件下进行操作,可兼顾叶黄素的高得率和高含量,且在上述的温度下通过静置后叶黄素可快速地析出沉淀出来。
优选的,所述高含量的叶黄素完全析出后,对其进行过滤和干燥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晨光生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94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