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络架构系统的应用方法有效
| 申请号: | 201910699019.2 | 申请日: | 2019-07-31 |
| 公开(公告)号: | CN1103513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22 |
| 发明(设计)人: | 刘强;许弘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三满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L67/12 | 分类号: | H04L67/12;H04L65/1073;H04L9/40;H04L67/1095;G16Y10/75;G16Y30/00;G16Y40/50 |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田凌涛 |
| 地址: | 210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架构 系统 应用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络架构系统的应用方法,采用全新系统架构设计方案,通过多方法的引入实时,实现更加灵活、高效的物联网络架构系统,其中,降低了物联网终端设备作为基础设施的安装和维护成本,提高了大规模设备实施安装的自动化程度;而且“无中心”的边缘计算节点,将计算中心下沉至本地局部物联网络系统,且各个局部物联网络系统通过并联、级联等方式,形成多层次、可灵活伸缩,适应多种业务系统的物联网络架构;同时将区块链的相关技术应用在该方案中,使得设备之间保持共识,无须与中心进行验证,这样即使一个或多个节点被攻破,整体网络体系的数据依然可以运行,是可靠安全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络架构系统的应用方法,属于物联系统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信息技术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建立在互联网基础上的泛在网络发展的一个新阶段,它可以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综合应用海量的传感器、智能处理终端、全球定位系统等,实现物与物、物与人的随时随地连接,实现智能管理和控制。
标准的物联网系统可以大致分为四个层面:感知识别层、网络构建层、管理服务层、综合应用层。虽然物联网发展日趋迅猛,各大厂商都在部署自己的物联网,但目前也存在很多的问题:1、接入的终端设备种类繁多,物理通信链路多样,通信协议也各有不同。2、虽已经进入物联网时代,但是当前厂商在实施物联网工程时,还是采用传统工控方式的实施方案,传统的工控接入方式就是费用高,全程都需要人员维护,现在物联网时代最大的特点就是部署节点非常多,海量的,一定程度是偏民用的,缺少专用的人进行维护,如果还是使用传统的方式,就会造成高成本投入。3、物联网的安全问题却日趋突出(特别是当物联网与工业控制将结合时),与互联网安全相比,物联网在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的防护上都呈现出不同的特点,而物联网安全的“三个特点”带来了“三大问题”——泄露途径更广、防护难度更大、造成的危害更严重。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络架构系统的应用方法,采用全新架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物联系统中的各类问题,并获得更加高效的物联响应效果。
本发明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络架构系统的应用方法,其中,基于物联网络架构系统包括云端服务器、以及至少两个本地局部物联网络系统,各个本地局部物联网络系统分别均包括网关装置、以及分别与网关装置相连接的各个终端设备;所述应用方法包括组网注册方法,各个本地局部物联网络系统分别实时执行如下步骤:
步骤A1.本地局部物联网络系统中的网关装置广播注册请求,并经通信链路发送至云端服务器,然后进入步骤A2;
步骤A2.云端服务器根据预设网关注册规则,判定该网关装置的注册请求是否可信,是则该网关装置的注册请求可信,并进入步骤A4;否则该网关装置的状态置为非可信状态,并进入步骤A3;
步骤A3.该网关装置仅能向云端服务器发送注册请求,并且该网关装置所对应本地局部物联网络系统中、各个终端设备分别与该网关装置相通信,即完成该本地局部物联网络系统的组网注册;
步骤A4.清除该网关内存储的全部数据,并进入步骤A5;
步骤A5.该网关装置的状态置为可信状态,该网关装置与云端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同时该网关装置发现其它可信状态的各个网关装置,并与其它可信状态的各个网关装置相通信,广播该网关装置的唯一真值标识ID,由其它可信状态的各个网关装置进行存储,然后进入步骤A6;
步骤A6.该网关装置所对应本地局部物联网络系统中的各个终端设备、分别向该网关装置发送包含终端设备唯一真值标识ID的终端注册请求,再由该网关装置加入其唯一真值标识ID,针对各个终端注册请求进行更新,并向全部可信状态的网关装置进行广播,然后进入步骤A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三满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三满互联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901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