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原位铆接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支撑装置及铆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8441.6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405130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0-29 |
发明(设计)人: | 曹严华;沈光辉;方敬敬;何飞迎;杨涛;黄金竑;甘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J15/14 | 分类号: | B21J15/14;B21J15/30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唐湘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原位 铆接 轴承 油管 安装 支撑 装置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原位铆接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支撑装置及铆接方法,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体、调节螺栓和压头,支架体包括伸入燃烧室机匣内部并与燃烧室外罩抵靠的上横板以及通过连接板与上横板连接的下横板,压头垂直设置在上横板上,压头的头部与用于铆接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铆钉的头部大小适配,以用于有效贴合铆钉的头部,调节螺栓垂直设置在下横板上,通过调节螺栓顶住铆枪底部,从而对冲铆时的冲铆力进行缓冲。本发明的支撑装置利用C型支架体吸收铆枪铆接时的冲击力,防止燃烧室机匣和燃烧室外罩在铆接时受到冲击力变形,解决了铆接时铆钉没有支撑物的问题,实现了飞机发动机的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外场原位铆接,保证了铆接质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及机械制造技术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用于原位铆接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支撑装置,另外,还涉及一种原位铆接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铆接方法。
背景技术
某型发动机在外场使用过程中,发生5台次燃烧室外罩下部的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出现裂纹故障,导致发动机漏气;若裂纹严重则可能导致发动机滑油泄漏,存在安全隐患。裂纹产生的原因是在安装外部管路时,使安装座受到推、拉应力,从而产生的疲劳裂纹。
图1是某型发动机燃烧室机匣的结构示意图,燃烧室由燃烧室机匣100、燃烧室外罩101、火焰筒、工作燃油喷嘴、点火器、对开机匣103及一些其它零部件组成,燃烧室机匣100是发动机的承力件,燃烧室外罩101是非承力件。中轴承回油管为滑油泵抽回发动机中轴承润滑用的滑油的通道,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102安装在燃烧室外罩101上。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102材料为5A06(LF6)铝合金,通过26个铆钉固定在发动机燃烧室外罩101的正下方,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102上还装有其他附件和管路。
由于燃烧室外罩为整圈结构,无法拆分。按工厂现有的方法铆接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需将发动机燃烧室分解至零件状态,再将燃烧室外罩转工至钣金焊接中心,去掉铆钉后重新铆接一个新的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按此方法解决该问题,外场发动机需返厂分解,重新试车交付,工作量较大,至少需要一个月的排故周期和花费20万元以上费用,对飞机出勤率的影响较大,影响公司的声誉。
基于目前厂内的修复方法,不能满足用户的作训任务需求,影响飞机出勤率,故提出外场原位修复的方法,其技术难点是:
(1)发动机燃烧室外罩与发动机燃烧机匣共同组成发动机的外涵通道高度约为15cm,在铆接时无法固定和支撑。
(2)由于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在燃烧室外罩上,燃烧室外罩厚度为1.0mm,铆接时铆枪的强大冲击力可能导致发动机燃烧室外罩出现变形。
(3)中轴承回油管在安装座中间位置,遮挡了部分铆钉。
综上所述,用常规的铆接方法在外场无法实现原位铆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原位铆接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支撑装置及铆接方法,以解决发动机燃烧室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铆接时易导致机匣变形以及现有铆接方法无法实现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外场原位铆接的技术问题。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用于原位铆接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支撑装置,所述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安装于发动机燃烧室外罩上,所述发动机燃烧室外罩厚度为1mm,所述支撑装置包括支架体、调节螺栓和压头,所述支架体包括伸入燃烧室机匣内部并与所述燃烧室外罩抵靠的上横板以及通过连接板与所述上横板连接的下横板,所述压头垂直设置在所述上横板上,所述压头的头部与用于铆接所述中轴承回油管安装座的铆钉的头部大小适配,以用于有效贴合所述铆钉的头部,所述调节螺栓垂直设置在所述下横板上,通过所述调节螺栓顶住铆枪底部,从而对冲铆时的冲铆力进行缓冲。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板的两端部上间隔设置有若干安装孔,所述上横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上端的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所述下横板通过所述连接板下端的安装孔与所述连接板固定连接,通过选择不同的安装孔可以调节所述支架体的长度,从而使所述支撑装置适应不同尺寸的铆枪和铆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844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铆接用拉帽枪
- 下一篇:用于自动铆接机的定位上料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