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封严通气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910698329.2 | 申请日: | 2019-07-31 |
公开(公告)号: | CN11050014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发明(设计)人: | 马立恒;杨春华;刘昌华;倪慧妍;吴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1D11/04 | 分类号: | F01D11/04;F01D11/06;F01D11/10;F02C7/28 |
代理公司: | 长沙智嵘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211 | 代理人: | 罗红枚 |
地址: | 412002***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通气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封严通气结构,包括:涡轮转轴、装设于涡轮转轴上的支承轴承、连接于燃烧室机匣上的后轴承座、装设于涡轮转轴上且与后轴承座固定的封严通气环组、连接于涡轮转轴输出端上的转盘、一端与后轴承座相连另一端套设于转盘外以在后轴承座与转盘间围设出气流通道的封严圈及调压排气装置。封严通气环组位于封严圈内且端面抵靠后轴承座的端面,封严通气环组与后轴承座内的高压气流流道和气流通道连通。封严通气环组还与调压排气装置连通以在调压排气装置的作用下调节封严通气环组两侧的压力差,使高压气流由气流通道经封严通气环组进入调压排气装置以形成密封环流,进而使封严通气环组内两道同轴设置的密封结构形成两道气密封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航空发动机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封严通气结构。
背景技术
航空发动机各转、静子之间设有间隙,润滑轴承的压力滑油会从该间隙处泄露,进而使轴承的润滑条件变坏,并增大滑油消耗量,为保证发动机长期工作的可靠性,在发动机内部设置封严装置。现有涡桨型航空发动机中,燃烧室机匣后轴承座处设有封严装置以对润滑轴承的压力滑油进行封严,防止压力滑油漏入气流通道以控制滑油消耗量。该封严装置为单道密封结构且封严压力不可调节,故而封严效果差,不能达到堵住滑油、防止渗漏的效果,且封严结构复杂,安装定心困难,导致封严处偏心、偏磨和异响,不能满足发动机正常使用要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封严通气结构,以解决现有的封严装置封严效果差、封严压力不可调节、不能达到堵住滑油、防止渗漏的效果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封严通气结构,包括:涡轮转轴、装设于涡轮转轴上的支承轴承、连接于燃烧室机匣上用于安装支承轴承的后轴承座、装设于涡轮转轴上且与后轴承座固定的封严通气环组、连接于涡轮转轴输出端上的转盘、一端与后轴承座相连另一端套设于转盘外以在后轴承座与转盘间围设出呈环形的气流通道的封严圈及用于调节压力和排气的调压排气装置;封严通气环组位于封严圈内且端面抵靠后轴承座的端面,封严通气环组与后轴承座内的高压气流流道和气流通道连通,以将高压气流流道内的高压气流引入气流通道内;封严通气环组还与调压排气装置连通以在调压排气装置的作用下调节封严通气环组两侧的压力差,使高压气流由气流通道经封严通气环组进入调压排气装置以形成密封环流,进而使封严通气环组内两道同轴设置的密封结构形成气密封结构,以密封安装支承轴承的轴承安装腔的出口,防止轴承安装腔与气流通道连通。
进一步地,封严通气环组包括第一封严环、第二封严环、与第一封严环配合设置的第一篦齿环及与第二封严环配合设置的第二篦齿环;第一篦齿环和第二篦齿环沿轴向装设于涡轮转轴上且第二篦齿环部分套设于第一篦齿环外,第一篦齿环的第一端顶抵支承轴承,第一篦齿环的第二端顶抵第二篦齿环的第一端,第二篦齿环的第二端顶抵涡轮转轴上用于安装转盘的安装凸缘;第一封严环套设于第一篦齿环上且端面抵靠后轴承座的端面,第一封严环用于与第一篦齿环形成第一道气密封结构,第二封严环与第一封严环同轴设置且相连以在两者间形成与调压排气装置连通的调压腔,调压腔与气流通道及轴承安装腔连通,第二封严环用于与第二篦齿环形成第二道气密封结构。
进一步地,第一封严环包括空心筒状的第一封严筒及与第一封严筒的外环壁相连且呈环状的第一安装盘,第一安装盘卡装于后轴承座端面上的止口槽内,第一封严筒套设于第一篦齿环上;第二封严环包括空心筒状的第二封严筒及与第二封严筒的外环壁相连且呈环状的第二安装盘,第二安装盘的端面与第一安装盘的端面固定连接以在两者间形成调压腔,第二封严筒套装于第一封严筒外且套设于第二篦齿环上。
进一步地,第一封严筒和第二封严筒的内壁上车沿轴向延伸的螺旋槽后滚花;第一封严筒和第二封严筒的内壁上涂覆有石墨涂层。
进一步地,第一封严筒上的石墨涂层与第一篦齿环外环面之间的间隙为0.05mm~0.095mm;第二封严筒上的石墨涂层与第二篦齿环外环面之间的间隙为0.05mm~0.095m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航发南方工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910698329.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静子叶片
- 下一篇:一种超超临界二次再热机组给水泵汽电混合驱动装置及方法